红土砾料高填方涵洞EPS板减荷研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xi1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在海外的基建工程日益增多,在非洲地区开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中,常常需要穿越原始森林,地势起伏变化较大,为保证交通运输发展和城市间连接需要,在线路设计时会出现高填与挖方路段。而设有涵洞的高填方路段容易出现马斯顿效应,对涵洞结构安全性影响较为明显,此外,工程中往往采用非洲特有的红土砾料进行换填,其对涵洞的受力影响较为独特。在涵洞顶部铺设EPS板可有效降低高填方路基对涵洞产生的附加应力。因此,对红土砾料高填方下涵洞的马斯顿效应研究及利用EPS板对该土体下高填方涵洞减荷的影响因素具有理论价值与工程意义。
  本文以喀麦隆雅杜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为依托工程,对红土砾料高填方涵洞EPS板减荷效果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如下:
  (1)对喀麦隆雅杜高速公路路堤红土砾料填料进行力学分析,并通过现场原位试验,研究了高填方涵洞的马斯顿效应与EPS板的减荷效果;
  (2)通过单轴压缩试验与有限元模拟分析,研究了应变在40%以下时EPS材料的应力-应变特性。
  (3)设计高填方涵洞EPS板减荷的室内缩尺模型试验,研究了不同密度、不同厚度EPS板对涵洞马斯顿效应减荷效果的影响。
  (4)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EPS板密度、厚度、铺设高度对涵洞马斯顿效应减荷效果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1)红土砾料具有高液限、高摩擦角的特性,结构较松散,粘聚力较低,级配良好,是一种符合路用标准的填料。马斯顿效应会对涵洞顶板产生了较为明显的附加应力,铺设EPS板可有效降低马斯顿效应。
  (2)EPS材料应变在40%以下时,其应力应变呈现出明显的弹性阶段与塑性阶段,且材料弹性模量与材料密度具有一定的线性关系。Crushable Foam模型可较高精度地模拟EPS材料。
  (3)涵洞顶板垂直土压力对EPS板的密度变化较为敏感,对厚度变化敏感性一般,EPS板密度越低,厚度越大,其减荷效果越好;涵洞侧壁水平土压力对EPS板地密度、厚度变化敏感性较低。
  (4)EPS板相关参数对其减荷效果的影响按照敏感性排序为:密度>厚度>铺设高度。EPS板密度越低、厚度越大,其对涵顶土压力的减荷效果越好,对涵侧水平土压力的附加应力越大,但差异有限,约在5%以内。改变EPS板铺设高度对涵洞顶部及侧壁土压力的影响较小。
  
其他文献
建筑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比例,是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但是由于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日趋严峻,建筑业难以在现有的建造方式下,保证可持续发展。装配式建筑建造模式是采用工业化制造的思想,将建筑的构件进行提前制造生产、后期现场装配的建造过程。装配式建筑由于具有环境污染小、可减少现场作业、构件可大批量标准化生产等优势,因此发展装配式建筑已成为解决我国建筑发展瓶颈问题的可行方
在我国,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管道里程越来越长。金属市政给水管道材质主要是铸铁与低碳钢,这种材料本身化学性质活泼,在腐蚀环境的作用下,强度随时间推移不断降低。管道可能面临各种不同的腐蚀环境,而当管道被埋置在土壤中的时候,在复杂化学条件的作用下,特别是酸性土壤中,管道腐蚀随时间进展尤其迅速。管道发生腐蚀以后,表面生成铁锈,而铁锈没有强度,因此会影响管道材料的力学性能,主要有抗拉强度、断裂韧性,进而对整
国内外斜拉桥断索事故时有发生,斜拉索断裂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斜拉索作为斜拉桥主要受力部分,一旦发生断裂,斜拉桥结构将承受较大的交变应力,还会影响桥上行人和行车安全。严重时,可能会导致断索位置附近斜拉索发生相继断裂,进而引发斜拉桥倒塌。目前对断索时斜拉桥各构件的动力响应仍缺少研究,且在紧急处理斜拉索断裂事故及换索工程时仍缺少相应理论指导。所以,研究断索对斜拉桥力学行为的影响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分析了斜
学位
随着我国桥梁技术的快速进步,桥梁装配化施工技术逐渐成为目前桥梁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预制拼装结构的应用能加快施工速度、提高施工质量、减少环境污染。目前预制装配化技术在桥梁上部结构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预制桥面板构件符合国家对桥梁建设领域提出的预制化、标准化、工业化和产业化的要求。为了更好的传递剪力和弯矩,预制桥面板之间通常采用湿接缝的连接形式。但在大量工程实践中发现,桥面板湿接缝宽度大、施工复杂,直接
新型土工格室是一种三维立体加筋材料,它具有均匀稳定、节点强度高、弹性模量大、抗拉强度高、耐腐蚀、抗老化等特点,应用前景广阔。高填方路堤具有填方高度大、占地面积宽、填方量大的工程特点。结合新型土工格室超强的加筋性能,在高填方路堤中铺设土工格室,通过路堤填料与土工格室之间的相互作用,能提高土体的强度和路堤稳定性,达到优化边坡,收缩坡脚,减少占地面积的效果。然而,现有的加筋理论研究并不完善,加筋机理和设
学位
钢-混凝土组合箱梁以其抗扭刚度高、稳定性强、重量轻、跨度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高速公路跨线桥及匝道桥设计中。随着桥梁功能要求的提高,连续组合梁桥以其更大的跨越能力和较小的结构高度,在很多情况下具有更强的竞争力。本文以实际工程为依托,以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箱梁负弯矩区缩尺试验得到组合梁裂缝、滑移及挠度发展与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通过ABAQUS实体有限元模型分析了组合箱梁腹板与隔板翼缘两部分栓钉对组合
π型混凝土主梁在斜拉桥中应用越来越多,国内外对此类桥梁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裂缝研究较多,但对早期裂缝研究较少,本文以现有研究成果为基础,采用现场监测结合有限元计算分析的方法对某一实际施工过程中的斜拉桥π型混凝土主梁早期裂缝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内容及结论如下:(1)介绍了该斜拉桥π型混凝土主梁中翼缘板和横梁处早期裂缝的分布位置、裂缝尺寸、出现时间等,总结了常见的早期裂缝类型,以现场测量和监测结果为基础
学位
具有塔间索的大斜度高低塔斜拉桥结构独特、造型新颖,具备桥塔斜度大、自重大、非对称两塔之间布置有斜拉索等特点,使得其在施工及使用过程中能否满足稳定性要求成为值得认真分析的问题,特别是在施工阶段,其稳定性不仅与桥梁结构本身有关,而且与施工荷载、临时支撑等密切相关,如果施工方案处理不当,桥梁就有可能出现失稳。寿春西路桥是国内首座具有塔间索的大斜度高低塔斜拉桥,为了保证该桥的施工及使用安全,防止因失稳产生
学位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更多的公路、铁路延伸至西部地区,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梁以其跨越高山、深谷的独特优势,广泛应用于西部公路建设中。然而,西部地区地震频发,这也给高墩大跨桥梁设计带来不小的困难和挑战。结合既往的震害表明,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相邻梁体间易出现碰撞破坏。碰撞是高度非线性的行为,且在模拟过程中伴随的影响因素众多。因此,本文结合已有的研究基础,以我国西部地区典型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多联
数次地震的灾后调查中发现,主梁与桥台间发生碰撞是中小跨径梁桥的一种典型地震反应。当主梁与桥台发生碰撞时,主梁的位移被桥台限制,碰撞力传递至“桥台-土”体系中,在体系内产生内力,若碰撞力过大,“桥台-土”体系可能会发生塑性形变甚至失效。这种边界条件的突然改变,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桥梁的地震反应。因此,对于桥梁抗震设计而言,合理地分析“上部结构-桥台-土”相互作用对全桥地震响应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