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绵动物是深海较常见的生物类群之一,是深海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骨针和骨骼是海绵分类的最主要依据,但骨针和骨骼包含的分类信息较少,且海绵外形具有高度的可塑性,导致海绵分类鉴定非常得困难。我国海绵分类学方面已有的研究工作较少,整个研究处于起步阶段。本论文主要采用传统的形态学方法,以于2013年到2015年采集于南海,冲绳海槽和雅浦三个海域的深海海绵为研究材料,涵盖海山,冷泉,热液等不同的生境。本研究共收录西太平洋深海海绵2纲,6目,17科,21属,24种,包括2个新属,10个新种,其中南海报道了7种,冲绳海槽报道了7种,雅浦海山报道了10种。在这些种中,有三个种的海绵样品在采集时已经死亡,由于缺乏骨针形态无法进行具体地鉴定,只能鉴定到科或属。本文提供了各个种的详细描述信息,形态图片,骨针电镜图片和部分种的骨骼图片,是我国首次较为系统、较为详细地开展深海海绵分类学的研究工作,完善了我国海绵分类系统学研究体系,为印度-太平洋海域的海绵动物分类学和动物地理学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资料。本研究还对各实验材料进行了DNA提取,获得了21个种的16S rDNA基因片段,并初步探讨了文中描述的种及其相关种属的系统发育关系,为海绵系统演化关系提供了分子生物学数据。在海绵中运用较普遍的分子标记有18S rDNA,28S rDNA和COI基因,但不同分类阶元运用的引物不同,目前海绵不具有通用的引物,本文发现运用引物16S1fw/16SH mod对文中描述的六放海绵纲和寻常海绵纲的种能较高效地获得其16S rDNA基因片段,对于是否能高效地用于扩增整个海绵动物门的种仍需进一步的实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