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流态化燃烧粘结失流特性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 被引量 : 11次 | 上传用户:tjh20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质在燃烧过程中,燃料中的碱金属元素(主要为K)和床料中硅元素发生反应生成低熔点物质,在常规流态化燃烧温度下,燃烧生成物容易熔融,熔融物粘附床料形成粘结团,引起失流现象。因此研究生物质流态化燃烧特性、床料粘结失流特性和燃烧后灰形态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对于生物质利用具有很高实用价值。本论文以中国典型的生物质为研究对象,利用5 kW鼓泡流化床实验装置和0.15MWt循环流化床实验装置,对生物质鼓泡流化床和循环流化床燃烧特性和床料粘结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利用FactSage6.1化学平衡计算软件,对生物质流态化燃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特性和元素转化、分布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通过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相结合,对生物质流态化燃烧粘结特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设计并搭建5 kW鼓泡流化床实验装置,对生物质鼓泡流化床燃烧床料粘结失流特性的实验研究表明,失流时间随着床层温度上升而缩短;随着流化风速增加,失流时间增大,但不能完全避免失流;床料粒径对失流时间无明显影响。生物质灰与石英砂反应产物熔融粘附床料是引起失流的主要原因,实验后床料的最小流化速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分别在燃料和床料中添加钙元素,对碱土金属元素钙对失流影响的研究表明,碱土金属元素Ca具有减缓失流的作用;当床料中碱土金属元素Ca增多时,未燃尽燃料表面粘附床料颗粒形成形状和燃料相似的粘结块是引起失流的主要原因;实验后床料表面碱金属元素K明显增多,床料熔融粘结物的主要成分是Si,K和Ca元素。生物质在循环流化床燃烧时,得出以下结论:燃料中K、Na、Ca、Mg、Fe、Al和S元素主要分布在飞灰中,其次是循环灰,底渣中含量最低;飞灰中K、S和Na元素主要为水溶性,小麦秸秆和皇竹草实验后底渣和循环灰中水溶性K、S、和Na元素含量较高;飞灰中Cl-、SO42含量较高,皇竹草和小麦秸秆循环灰中Cl-、SO42含量高于玉米秸秆和棉杆,循环灰中的Cl-、SO42对失流起到促进作用;旋风分离器锥段底部循环灰粘结聚团,循环灰不能进入立管是引起失流的主要原因。
其他文献
西部地区公平正义问题,从宏观角度而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历程中的历史遗留问题和现实凸显问题;从微观角度而言,是其自身内在诸多要素结构性和制度性矛盾的体现。实现
数控铣削加工是以数控技术为基础利用数控铣床对工件进行加工的,如何确定合理的铣削参数成为数控铣削加工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工作。铣削力仿真和铣削颤振稳定性的研究对加工工艺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LPA)和溶血磷脂酸相关磷脂(AP)的变化。方法随机选取NSTEACS患者70例(NSTEACS组),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40例,非S
金元医家李东垣认为“脾胃内伤,百病由生”,首次提出“脾胃论治”思想。其晚年著成《脾胃论》一书,共三卷,分别从脾胃生理特性、病理变化、与他脏关系进行论述,涵盖了现代医
目的探讨无醋酸碳酸氢盐透析液(AFHD)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尿毒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应用无醋酸碳酸氢盐透析液透析组(AFHD组)和应用传统碳酸氢盐
目的探讨持续胃肠减压引流在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中临床效果。方法选取AOPP患者104例,洗胃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31例,应用传统治疗方法 ,治疗组73例,加用持续胃肠减
板书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它是教学内容和教师教学思路的一种呈现方式。板书是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使用黑板以凝练的文字、字母、符号和图表等来传递教学信息的教学行为方式。板书有助于学生了解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帮助学生巩固本单元的知识。由于多媒体的迅速发展,在如今的小学数学公开课上,我发现不少的教师离开了课件就无法开展教学,而板书更是少之又少,有的教师甚至不板书,学生在回顾环节,看不到本节课所学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