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许多与土地相关的设计实践都会遇到一个难以回避的困境,就是在人类活动对地理表层的作用过程中,有些不利于环境的改变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被我们知晓,认知的滞后性导致决策的滞后性。地理设计可以提供了一条破解之道,他构建一种集合、有效的机制实现多学科的协同,将地理分析带入设计流程,通过循环决策把对环境影响的滞后性认知提前到决策过程中。同时,在大数据中进行流化评估,地理设计实现了静态时空观到动态时空观的转变,有效把握地理过程的变化趋势,为科学理性决策提供支撑。本文运用地理学、设计学、管理学、景观规划学、生态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以构成空间要素的大数据为基础,运用讲故事的方法,挖掘地理设计的思想根源,提炼设计体系的组成要素,分析循环决策的方法步骤,构建流化设计的运行框架。然后通过具体案例检验地理设计方法体系,实现设计流程的优化,旨在为从地理信息服务到地理设计服务的飞跃提供理论支持和方法路径。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有:(1)地理设计的思想根源与理论基础。从主要的相关学科中挖掘循环流化设计的思想根源,构建设计结合自然、设计人的行为、循环导致更好设计的方法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地理设计的概念、内涵、主体、框架和应用范围。(2)地理设计的技术和艺术构成。在技术构成上以大数据为基础,构建数据、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的“三位一体”设计平台,探索融入分析模型的地理信息系统,并研究实现流化设计的相关软件;在艺术构成上主要研究流化设计的视觉艺术、行为艺术和文化艺术。(3)地理设计的方法体系。以地理过程理论为基础,用地理要素在时间维度下的空间脉络来分析评估地理效果,形成循环流化设计的方法核心——地理足迹再造。研究地理足迹内涵、过程与再造过程,探讨地理足迹方法体系,并以循环设计的思路构建地理足迹再造的一般途径。(4)地理设计的循环过程。主要围绕“为什么循环能够导致更好的设计?”、“流化设计是经历怎样的循环过程?”、“如何能让设计有序地循环起来?”、“循环流化设计在实际应用中是否有效”等四个问题展开研究。以Carl Steinitz的地理设计框架图为基础,在戴明循环理论的指导下,围绕大数据的输入和输出,考虑循环动力和循环方向,研究构建一个实用的、有效的地理设计循环模型图。(5)地理设计的实践检验。基于地理设计本身可以视为一个叙事工具的观点,运用讲故事的脉络进行案例研究,以高校景观重构为实例,通过故事的灵魂对应设计的目标,故事的素材对应地理调查,故事的推敲对应地理分析,故事的精炼对应地理评价,故事的讲述对应循环设计,把循环设计的五个步骤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呈现出来,进而检验流化设计的效果。通过案例检验,研究发现地理设计的要素构成、方法体系、循环过程中的不足与缺陷,以期优化这套方法论中的各个流程与环节,指导具体地理设计实践。本文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地理设计是综合考虑所有地理问题的设计,他是一种设计思想、设计工具、设计方法、设计流程,更是一个对地理空间故事的讲述。(2)大数据正在改变着设计的思维模式与方法体系,让设计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个人走向团队、从感性走向理性、从线性流程走向网络化、从静态时空走向动态时空。(3)地理设计实现了从可持续发展到再生性发展的嬗变。(4)地理设计能够把对环境影响的滞后性认知提前到决策过程中。(5)地理设计可以提升讲述大地故事的能力,他对过去地理区域中发生的故事进行梳理,通过地理足迹再造的方式,让地理过程朝向人们“想听”的方向发展。本文的创新之处有:(1)为处在起步阶段的地理设计探建理论框架和方法体系;(2)实现讲故事方法在地理设计中的应用;(3)尝试提出并应用了地理足迹再造理论;(4)构建地理设计循环决策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