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获得了巨大发展。最显著的变化之一,就是人们的物质财富得到极大满足。但是,与此同时,社会的发展也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带来了巨大转变,其中便包括人们对于政府组织的信任感。近几年来由于媒体频频曝光的各种社会冲突、恶性群体事件、食品药品安全危机、官员腐败、公众人物逃税漏税等现象,使得人们对于政府组织的信任趋于弱化,随之而来的是居民缺乏安全感、公平感和幸福感。在社会各种矛盾范畴之中,政府与民众二者之间的关系状态成为首要矛盾,同时也是解决其他社会矛盾的重要纽带。因此,如何提升人们对政府组织的信任,是现阶段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在宁波市四个区展开实地调研,根据调查地区的实际情况,借鉴信任的五分赋值法对当代居民政府信任进行测量和考察,运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并从社会资本(包括个体资本和集体资本)层面考察居民政府(包括五个层级的政府,即中央政府、省级政府、地级政府、县级政府、乡镇政府)信任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如下:宁波居民的政府总体信任程度不高,且信任水平分布呈“倒金字塔”型;人际信任、社团参与数量与关系网络数量、社会公平感知度对政府信任具有较为显著的正向影响;公民的政治参与对基层政府信任具有重大影响;官员腐败程度对政府信任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等。 结合已有研究和上述调查结论,本文从政府角度出发提出几点对策建议,以期提高居民的政府信任水平:一是营造融洽的人际交往环境以提高社会的陌生信任以及一般信任;二是维护社会就业、教育、养老等方面的公平,提高居民社会公平感知度;三是适度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四是有力反腐,创造政府官员清廉之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