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以来,我国采取加工贸易方式参与国际分工,从国外大量进口核心零部件和资本品,加工组装成最终产品后出口,导致我国资本品进口总额逐年提高,作为先进技术的载体,资本品进口在推动我国技术进步、促进我国工业化向纵深化发展及推动经济持续增长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过去,我国资本品进口主要来自发达国家,通过进口发达国家蕴含较高资本与技术水平的资本品,有效克服了资源短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大大缩小我国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使我国更大程度的获取国际分工带来的好处、更加合理的分配生产要素的投入,加速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然而近年来我国从美国、日本、法国、德国等发达国家进口的资本品占进口总额的比重不断下降,而从韩国、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发展中国家进口的资本品占进口总额的比重却不断上升,形成了资本品进口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态势。相比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较低、与我国技术差距较小、研发支出投入较少、生产产品技术含量较低,势必对我国进口资本品技术溢出效应产生影响。探讨在这一转移过程中,我国资本品进口技术溢出效应的变化对我国未来进口策略选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第一部分首先全面回顾和总结了国内外关于资本品进口技术溢出的存在性、国际技术溢出效果的影响因素、进口国技术溢出的国别差异三方面的研究文献。第二部分,本文对资本品进口技术溢出效应的机制进行分析并构建了资本品进口技术溢出效应的理论模型。第三部分,本文结合中国资本品进口数据,从总量、行业结构和来源国方面对我国资本品进口现状及来源国转移实际进行了分析和解释。实证部分,本文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对1996-2009年我国资本品进口相对集中的六大制造部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增长进行核算,在CH模型基础上对进口资本品来源国转移的技术溢出效应进行分析。总体结论是,六大制造部门通过资本品进口已对所在部门的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了正面影响;其中从发达国家获取的技术溢出效应大于发展中国家,进而可以推知我国当前资本品进口国从技术水平较高的发达国家转向技术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使我国资本品进口的技术溢出效应减弱,即转移的效果并不是最优的。这表明资本品进口国转移给我国资本品进口技术溢出效应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发展中国家资本品价格较为低廉,技术比较适用,对我国某些企业而言,容易产生路径依赖,但从长远和战略意义看,将使我国进口的资本品技术水平锁定在低端,不利于我国对进口资本品所蕴含的高技术进行消化和吸收。本文的政策含义是适度扩大资本品进口规模,完善资本品进口结构,加大高端资本品进口;优先选择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作为进口贸易伙伴,拓展与技术领先国家的贸易交往。同时,采取灵活的贸易策略,增进我国贸易利得。并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加强本国R&D投入,培养自主生产资本品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