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藏高原东北部是晚更新世以来人类活动的主要区域之一,极端的、脆弱的环境与人类活动关系复杂而密切。因此对本区人类活动与环境演变关系研究,具有特殊性和典型性。过去研究认为青藏高原在40-30ka之间存在一个特殊暖湿时期,而青藏高原最早的史前人类活动也被认为大致出现在40-30ka之间,即所谓的“青藏高原三阶段特殊暖湿时期”环境背景下产生的。然而随着近年来对青藏高原古湖面变化及气候记录的重建研究表明,异常暖湿的三阶段并不存在。造成这种理解差异的原因在于C14测年方法测年范围相对有限,30ka左右即达到测年上限。因此,独立而系统的青藏高原古人类活动的年代框架亟待获取,基于该年代框架下的史前人类活动与气候环境演变的关系需重新梳理。本论文通过综合考虑青藏高原不同区域环境条件的差异性,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考古地层的完整性,选择了青海湖流域、柴达木盆地及黄河上游的史前人类活动遗址作为研究地点;同时考虑测年方法的测年范围,采取利用光释光(Optically Stimulated Luminescence,OSL)测年的单片再生剂量法(Single Aliquot Regeneration,SAR)与C14测年相结合的方法,获取青藏高原史前人类活动时间序列,并选择与考古遗址点对应的地层剖面进行环境指标的分析,探讨史前人类活动与气候环境的关系。通过对史前人类活动遗址的发掘,在其考古地层中利用光释光样品进行系统的定年,同时根据碳屑样品的测年结果对光释光结果进行验证。对连续地层剖面进行孢粉、粒度、有机质、磁化率、色度等环境指标分析建立起以年代序列为框架的史前人类活动的气候背景及其耦合关系。本文主要获得以下结论:(1)青海湖地区古人类遗址最早年代大致在14kaBP左右;9~6 ka时期,水热组合匹配达到最佳,适宜的气候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资源,而细石叶工艺的兴起,使人类获食能力增加,适应范围进一步向边缘环境扩张,在气候环境最好的9~6 ka时期达到青海湖地区细石器文化的繁盛时期;6 ka BP以后,季风逐渐减弱,气候波动频繁,过渡依赖气候环境的细石器文化逐渐衰退,新石器文化开始出现,江西沟2号遗址最早陶片和磨棒的发现,说明高原细石器文化在6 kaBP可能融入了部分农业因素,并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2)小柴旦湖古人类遗址地层的年代是通过重建小柴旦湖两期古湖滨阶地来限定出古人类活动年代,小柴旦湖一级湖滨阶地年代在12.6±1.1ka和3.1±0.3ka,拔湖约4米;二级湖滨阶地年代在37±4ka和51±4ka之间,拔湖约40米;小柴旦古人类活动遗物地层拔湖7米,小柴旦古人类活动年代则被限定在12.6ka和37ka之间。(3)通过对处于喇家遗址上游的积石峡堰塞湖系统的定年,发现积石峡存在两期堰塞湖沉积:一期在大致30ka左右;另一期积石峡堰塞湖大致始于8.9ka,堰塞湖溃坝年代不老于6.8 ka。尽管在崩积物和湖相地层交界处的碳屑年龄结果为4kaBP,该结果在时间上可能与喇家地震导致山体崩塌存在一定联系,但由于缺乏足够的地貌证据,无法得出是积石峡堰塞湖溃坝导致喇家遗址毁灭的结论。(4)光释光测年方法在青藏高原史前人类活动中具有很好的适用性,与遗址地层同层位的光释光年代与C14年代基本一致,达到了相互交叉检验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