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监控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及内隐研究

来源 :闽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l121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研究旨在从行为和内隐两方面探讨其在个体自我监控形成中的作用,解释影响不同类型自我监控者形成的因素。研究以整群抽样的方式,对420名院校大学生施测《自我监控量表》和《父母教养方式量表》,从行为层面初步探索自我监控与家庭教养方式的相关关系,分析讨论不同家庭教养方式对自我监控类型的形成可能存在的影响。研究二施测《自我监控量表》和内隐自我和谐联想测验,从内隐层面探讨不同类型自我监控者在内隐自我和谐效应上的差异,并分析造成其差异可能的原因。研究三施测《自我监控量表》和内隐人际和谐联想测验,从内隐层面探讨不同类型自我监控者在内隐人际和谐效应上的差异,讨论造成此现象的原因。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自我监控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显著。其中,他人导向与专制型、溺爱型及忽视型教养方式呈正相关,与民主型教养方式呈负相关,其中与忽视型教养方式的相关最高;自我导向与专制型、溺爱型及忽视型教养方式呈正相关,与专制型的教养方式相关最高;高自我监控与民主型教养方式呈正相关,与专制型、溺爱型及忽视型教养方式呈负相关。(2)不同类型自我监控者在内隐自我和谐效应上存在显著差异。高自我监控者的内隐自我和谐效应最高,表明在内隐层面,高自我监控者与人交往时内心的和谐度较高。自我导向的人在自我和谐上与他人导向者在内隐层面一致,两者的IAT效应均不显著,即自我导向者和他人导向者在进行社会交往时,其内心的和谐度较低,他们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而不是表露真实的自我。(3)不同类型自我监控者在内隐人际和谐效应上存在显著差异。自我导向的人在人际和谐上与高自我监控者在内隐层面一致,两者的IAT效应均显著,表明在社会交往中,自我导向的人和高自我监控者内部均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图式。他人导向者的内隐人际和谐效应最不显著,表明对他人导向者而言,在内隐层面,缺乏与人建立长期稳定关系的图式。
其他文献
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宽恕因其有益于人际和谐与身心健康,成为心理学研究中的热门主题之一。宗教信仰一般都提倡宽恕,最早阐述宽恕的就是圣经。国内还未出现关于宗教信仰与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教学理念的革新,以PPT为载体的课件已普遍应用于英语课堂教学。对此,国内外学者主要从技术应用、课件设计、教学应用等角度对其作了大量的研究,但研究成果
学校共青团是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在中学教育教学工作中,担当着教育学生、服务学生、引导学生的重任。就共青团组织的性质和任务而言,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担当的角色有其普遍性
探究是一种基本的学习方式,是儿童的本能,是一种教育人文精神,它应该存在于儿童的一切学习活动中。漠视儿童,缺乏探究的课程将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甜美,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