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气压驱动的可调太赫兹超材料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h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材料是一种人工制造的周期性排布的复合材料,通过结构设计可以得到很多自然界材料所不具备的优异特性。近年来,太赫兹波源的出现开启了研究太赫兹波的浪潮,同时由于太赫兹波具备众多优异特性,因此太赫兹波段功能性器件的设计开发已经成为了目前研究的热门之一。但是传统材料因其本身固有的属性,很难精确的对太赫兹波产生电磁响应。超材料凭借其人工可操纵性,通过进行结构设计和参数优化,可以保证结构与电磁波的响应位于太赫兹波段,实现对太赫兹波的振幅、相位和偏振的调控。
  但是大多数太赫兹超材料设计,缺乏动态调制能力,一旦结构加工完成,调制功能就固定了。并且目前提出的一些可调超材料设计,调制过程复杂,集成化与微型化困难,导致很难应用于太赫兹波段。因此,本文设计了一种气压驱动装置,易于集成,方便调控,并基于该驱动装置,设计了两种可调太赫兹超材料结构,分别实现了对太赫兹波的相位和偏振的动态调制。
  设计思路是利用PDMS基底与PDMS悬浮膜键合形成空腔阵列,通过增大或者减小空腔内的气压,带动悬浮膜发生凸起或凹陷,进而改变了悬浮膜上金属阵列的结构参数,实现对太赫兹波的相位或者偏振的动态调制。对该调制过程的仿真模拟主要使用COMSOL软件,结合固体力学模块和电磁场模块进行联合分析。
  对于本文设计的一种反射式的相位可调太赫兹超材料,具备连续动态的相位调制能力,通过结构单元的组合排布,可以实现对波前轮廓的动态重构,并据此设计了一种相位梯度超材料和一种反射式的超透镜。此外通过构建等效电路模型分析了该结构的谐振态,并利用多光束干涉理论分析了相位调制的内在机理。
  对于本文设计的多功能偏振转换太赫兹超材料,具有三种工作状态,分别实现不同的偏振转换功能,并且通过气压驱动可以实现三种工作状态的动态切换。同时利用琼斯矩阵分析法对偏振转换功能进行了理论验证。最后通过分析谐振频率处的电场和电流分布,阐述了该结构实现偏振转换的内在机理。
其他文献
由于电阻抗成像技术具有低成本、非侵入以及无辐射等优势,在心肺功能监测、乳腺癌检测以及对大脑活动成像等医学领域方面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考虑到金属导管和人体组织的电导率存在明显差异,本文采用电阻抗成像技术对肝脏微波消融手术中的消融导管开展成像仿真研究。该成像技术若进一步与手术前器官的三维图像准确对应,将消融导管以虚拟探针的形式实时显示,有望实现消融手术的实时导航。  1)本文首先在电阻抗成像技术的理论
冰云对地球能量循环和水汽循环都有着明显的影响,因此研究冰相粒子的物理结构特性,对大气辐射传输模式、气候气象云模式和灾害天气预报等研究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冰云中冰相粒子尺寸主要集中在20-600微米,相较于微波只能探测较大尺寸粒子、红外频段只能探测较小尺寸粒子,太赫兹频段由于其波长范围与冰相粒子尺寸分布接近,在冰云探测上具有独特优势。近二十年,国外已经对冰云太赫兹辐射特性开展了一系列研究,研制了多个
静止轨道(GEO)气象卫星相对地球基本静止的特点,赋予了静止轨道微波大气探测高频次、全天候、固定区域连续观测等优点,理论上其观测资料能有效改善数值天气预报对具有复杂多变的温湿度场、中小尺度、短生命周期的台风、流域性降水等强对流天气的预报能力。由于发展静止轨道微波辐射计面临超高空间分辨率的技术挑战,目前全球还没有实际在轨运行的静止轨道微波大气探测载荷。但是我国在规划第二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四号”
毫米波无源探测成像系统被动接收目标场景向外辐射出的电磁波,利用不同材质的辐射差异进行成像。因其具有全天时、准全天候的工作能力,且具有无辐射、无接触、安全性高等特点,在民用和军事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原始的被动毫米波图像受噪声污染严重、细节信息缺失、分辨率低,不能满足后续做目标检测与识别等需求,影响了实际应用。通过算法对图像进行超分辨率重构可以改善图像的分辨率,然而针对被动毫米波图像这一特定的领域
综合孔径被动成像技术具有高分辨率和宽视场瞬时成像的能力,在射电天文、地球遥感、安全检查、目标探测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综合孔径辐射计是一种基于干测量原理的多通道系统,各通道之间受限于物理参数的差异存在幅频响应不一致的问题,导致干涉测量结果(也称为可见度函数采样)的幅度、相位偏离理想值,最终影响成像质量。随着综合孔径成像技术的发展,综合孔径辐射计系统幅、相误差校正问题受到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现
综合孔径辐射计牺牲了设备成像结构和处理的复杂度,得到了小体积、高分辨率、实时成像速度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现代地球科学领域。因此为了有效降低系统复杂度,本文在提出基于延时相关的综合孔径辐射测量方法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成像误差校正研究。  首先,由微波辐射信号的非相干特性,引申出延时相关综合孔径中复相关的基本二元相关器,并在此基础上推导延时相关的基本原理。从结构上分析了基于延时相关综合孔径系统中的误差类型
无线网络的广播性和便携式计算机计算性能的高速发展降低了破解对称密钥加密体系的难度。为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人员提出利用无线衰落信道的随机性和互易性在合法用户之间生成对称密钥的物理层密钥生成方案。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被动攻击下的物理层密钥生成方案设计和安全性分析,对于主动攻击下的物理层密钥生成方案研究不足。本文中我们讨论了多种主动攻击方案和应对方法,主要工作如下:  (1)回顾了物理层密钥生成方法的发展历
随着红外热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红外热成像系统在各个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受到工艺影响,现有的红外系统会引入大量非均匀性噪声,使得红外图像的视觉效果变差,也制约了红外图像的后期应用。当前针对红外图像的非均匀性噪声去除的方法多种多样,总体上可分为定标法和场景法两大类,其中场景法根据红外探测器拍摄的场景信息对算法校正参数进行实时调整,可以保证红外系统工作的连续性,因此逐步成为了红外图像非均匀性去除算
红外成像技术因其抗干扰性强、保密性好和全天候工作等优点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受到大气衰减和制造工艺等因素的限制,红外图像对比度较低,难以直接用于肉眼观察,需要采用增强算法提升图像的对比度来改善可视效果。传统增强算法对提升图像的全局对比度效果较好,但是对图像的细节纹理提升能力有限,通过全局和局部增强相结合来改善全局对比度和增强细节纹理逐渐成为增强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现有的全局和局
学位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和城市化的发展,雾霾天气频繁出现。图像采集设备在这种恶劣条件下获取的图像通常会出现清晰度降低、信噪比降低以及图像关键信息丢失等问题,严重影响室外视觉系统效能的发挥,采用有效的方法实现图像去雾成为近年研究的重点。本文在大气散射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雾天图像降质的原因,详细介绍了基于暗通道先验的图像去雾原理,并针对暗通道先验图像去雾的缺陷,提出了两种新的基于暗通道先验的图像去雾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