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家庭氧疗、口服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基础上,应用补肺益肾汤联合甲泼尼龙片治疗肺肾气虚型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观察其与单独口服甲泼尼龙片的临床疗效对比,主要从临床症状、体征改善、肺功能结果、动脉血氧分压、胸部高分辨CT(High 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表现、6分钟步行试验和生活质量7个方面观察ILD临床治疗效果,同时记录不良反应情况,对其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初步评价,逐步确定补肺益肾汤联合激素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从而获得循证医学的支持,为进一步推广中医中药治疗ILD提供新的可靠的临床依据。方法将随机收集2016年4月至2017年8月山西省中医院呼吸科门诊及内科门诊就诊的68例肺肾气虚型ILD患者,按照随机、对照、等比例的分组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在家庭氧疗、口服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基础上,治疗组予口服甲泼尼龙片联合补肺益肾汤治疗,对照组单独予口服甲泼尼龙片治疗,疗程为12周。观察两组入组患者治疗前后组内及组间在西医综合临床疗效积分、中医临床症候评分、肺功能、动脉血氧分压、胸部HRCT、6分钟步行试验以及生活质量方面的改善情况,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数据统计,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肺肾气虚型ILD患者干预治疗前性别、年龄、病程、病情轻重及疾病分布比经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结果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统计学比较。经过12周的治疗,研究结果如下:1.在西医综合临床疗效改善方面:治疗组和对照组给予不同的临床干预措施后,两组组内治疗后综合临床疗效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评分下降较对照组明显,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2.在中医症候评分改善方面:(1)治疗组和对照组给予不同的临床干预措施后,两组组内治疗后气短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表明气短症状有所缓解,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统计学差异较显著(P<0.05)。(2)治疗组在咳嗽、咳痰、乏力症状上的评分明显较治疗前下降,统计学差异较为显著(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评分未见明显变化,统计学差异不显著(P>0.05)。3.在肺功能改善方面:(1)治疗组和对照组给予不同的临床干预措施后,两组组内治疗前后肺总量(Total lung capacity,TLC)的数据未见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TLC数值无明显差异(P>0.05)。(2)治疗组组内治疗前后肺组织一氧化碳弥散量(Carbon monoxide diffusing capacity,DLCO)数值明显增加,统计学差异较为显著(P<0.05),对照组组内治疗前后DLCO数值未见明显变化,统计学差异不显著(P>0.05)。4.在动脉血氧分压改善方面:治疗组和对照组给予不同的临床干预措施后,治疗组组内治疗前后PaO2的数值明显增加,P(A-a)O2的数值明显下降,统计学差异较为显著(P<0.05),对照组组内治疗前后PaO2、P(A-a)O2的数值未见明显变化,统计学差异不显著(P>0.05)。5.在胸部HRCT影像学改善方面:治疗组和对照组给予不同的临床干预措施后,两组组内治疗前后胸部HRCT影像学评分未见明显变化,统计学差异不显著(P>0.05)。6.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改善方面:治疗组和对照组给予不同的临床干预措施后,两组组内治疗后6分钟步行距离较治疗前明显增加,统计学差异较为显著(P<0.05),两组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增加的距离明显大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较为显著(P<0.05)。7.在生活质量方面:(1)治疗组和对照组给予不同的临床干预措施后,两组组内治疗前后均能增加患者总体健康、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的评分,统计学差异较为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在上述维度的评分明显大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2)两组组内治疗前后均未能明显增加患者躯体疼痛的评分,统计学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家庭氧疗、口服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基础上,口服甲泼尼龙片联合补肺益肾汤治疗间质性肺疾病较单纯口服甲泼尼龙片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提高心肺耐力及生活质量,可改善肺功能的DLCO指标及动脉血氧分压,但对肺功能的TLC、胸部HRCT影像学表现及躯体疼痛则无明显改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