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禽类胚胎体外培养技术日臻完善,禽类胚胎在胚胎学、生物学、遗传学、药物毒理学、生命科学等的研究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禽类胚胎体外培养技术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关于鸭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研究成果至今未见报道。本实验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1鸭胚胎代用蛋壳培养及异体胚盘移植采用两种方法对鸭胚胎进行体外培养:方法Ⅰ,将新鲜种蛋的胚胎转移至待用蛋壳Ⅰ内培养,72h后转移至待用蛋壳Ⅱ内培养至出雏。方法Ⅱ,将正常孵化72h后的胚胎转移至代用蛋壳Ⅱ后培养至出雏。方法Ⅰ组中有80.8%(42/52)的胚胎存活到第8d,最终出雏率为19.2%(10/52);方法Ⅱ组中全部胚胎都存活到第6d,96.2%(50/52)的胚胎存活到第8d,最终获得了40.4%(21/52)的出雏率;在在第6d直到出雏期间,方法Ⅰ组和方法Ⅱ组同一日龄的胚胎存活率差异显著(0.01<P<0.05或P<0.01);方法Ⅰ组和对照组的胚胎存活率差异极显著(P<0.01);方法Ⅱ组和对照组同一日龄的胚胎存活率在第16d到出雏期间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表明,方法Ⅰ和方法Ⅱ均能获得出雏,且方后者优于前者。异体胚盘移植时胚胎存活率很低,第7d的存活率为28%(21/75),第8d的存活率为12%(9/75),第9d则为1.33%(1/75),第10d全部死亡。2鸭胚腿骨组织及心脏血的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将在代用蛋壳内培养至14d,16d,18d,20d,22d,24d,26d,28d的鸭胚,分别取其腿骨和心脏血测定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并同时取正常条件下孵化的相应日龄的鸭胚腿骨和心脏血的ALP活性作为对照。腿骨中ALP活性随着胚胎日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各日龄试验组ALP活性均高于对照组的ALP活性,差异均极显著(P<0.01)。鸭胚血浆中ALP活性同样随着胚胎日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各日龄试验组ALP活性均高于对照组的ALP活性,差异均极显著(P<0.01)。结果表明,在代用蛋壳内培养的鸭胚,其发育后期由于钙的吸收不足而引起钙的代谢异常,ALP活性代偿性升高。3鸭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及其体内培养在鸭产蛋后60~80min内,通过手术取出母鸭排出的卵母细胞。经过体外受精后,移植到受体母鸭体内,等待产蛋。试验中共转移了12枚体外受精卵,受体母鸭于移植第二天产下4枚蛋,其中有壳蛋2枚。硬壳蛋在正常条件下孵化,最终孵出一只雏鸭。试验结果说明了鸭成熟卵母细胞可在体外受精,移回体内能正常发育。试验结果证明了通过体外受精—体内发育—体外孵化出雏是完全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