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以来四川内江的蔗糖纠纷(1937年—1949年)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1次 | 上传用户:Andy_nn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整体经营”之下的内江蔗糖业,“蔗农+糖房”的经营组织形式是蔗农、糖商间利用各自已有的资源实现优势互补的产物,这是双方利益的共同之处。而在利益分配方面,双方则是对立的。内江的历次蔗糖纠纷,实质上都是蔗农、糖房间的利益之争。一般来说,蔗农取得的利益能达到何种程度,取决于蔗农的交涉能力,蔗农对糖房的依赖程度越低,交涉能力越强。而一直以来,由于经济的落后及新式借贷体系的非健全发展,蔗农融通资金的主要方式是向糖房出售预货,经济上对糖房存在极大依赖,而且在社会地位上也始终没有建立起表达自己利益的组织机构。因此,在与糖房的交涉过程中,往往处于劣势。在预买预卖制度下,蔗农不但在价格上吃亏不少(预售价格比市价低得多),而且还是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的主要承担者。因天灾人祸或病虫害,产量减低,蔗农不能缴足甘蔗时,便会因蔗糖界“头关起利”的惯例而陷入“长项”的深渊。在抗战时期推行合作化运动的大环境下,随着蔗糖产销合作实验区的建立,内江的“长项债务”纠纷便接踵而来。借助于国民政府管制物价的强制性的制度安排,再加上政府解决蔗糖纠纷的主观动因,甘蔗评价制度最终确立起来。在甘蔗评价制度下,随着评价后糖价的不断猛涨,处境日艰的蔗农在“不公平”心理和“自利”心理的驱使下,往往要求政府加价或重新评价,而糖房则力求维持原价。地方政府既作为行使地方权力的权威者,又是蔗糖纠纷的协调者、仲裁者,往往对以下两类性质的纠纷能够及时、积极地处理:一、由国家强制性的制度变迁诱发的纠纷;二、蔗农在此次纠纷中有可以依靠的其他组织。除此之外,地方政府往往屈服于糖
其他文献
阐述了数字地球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探讨了发展我国数字地球的主要途径。
[病例]女,50岁.缘于1年前感冒后出现咳嗽、胸闷,对症治疗缓解,仍有胸闷不适.近半个月胸闷明显加重,不能劳动及长时间行走,到我院就诊.
对20种高校自然科学学报进行了统计分析。《学报》开本以国际A4为主流,信息量逐年增加。基金论文比例较高(50.85%),平均发文时滞367天。其合著率(90.17%)、引文比率(99.33%)均较
我国行政诉讼法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通过对《中国法律年鉴》1989年至2004年行政审判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我国行政诉讼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维护行政与救济权利的功能
通过对实验室及学校发展的需求分析,将多媒体电子地图应用于实验室管理与教学,使实验室管理更加高效、便捷和直观,满足师生对实验室公共信息准确、快速和全面的获取需求,实现了实验室的信息化管理与开放式教学。实验室多媒体电子地图系统由媒体数据库、地图数据库和设备数据库构成,其下分实验室管理、设备管理、人员管理、实验教学和安全应急等子系统,可以满足不同用户需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分析了网络环境下定题信息服务的优势,针对网络环境下定题信息的障碍,提出了对策,并阐述了其实施的主要步骤。
我院1993~2001年共收治有机磷农药中毒92例,其中18例误诊,均为经皮肤吸收中毒者.为了提高对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诊断水平,减少误诊,现分析报告如下.
根据液体压力形成的原理,提出用泄漏量大的零开VI流量控制阀做压力控制元件的设想,并用实验验证了这一设想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