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典是历经历史的筛选而沉淀至今的文明精华,它是人类情感与智慧的结晶。中华经典承载着许多优秀的中华思想与中华精神,是中国人生存与生活的文化根基与精神养料。传承与弘扬经典是教育的使命之一,初中语文教育更是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其成长的过程中,需要从经典中汲取积极、乐观、向上的正能量。因此,在初中开设经典诵读课程是必要的。然而,如何才能有效开展初中阶段的经典诵读教育,这是一项值得研究的课题。首先,厘清核心概念是研究的基础,以“经典”与“诵读”为切入点,诠释了本研究视野下的“经典诵读”,即初中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善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诵读中华传统经典作品。其次,为什么要在初中开设经典诵读课,这需要对其价值进行探讨。毫无疑问,经典反映着中华智慧,凝结着中华品质,它蕴含着优秀的传统文化与优秀的中华精神,通过在初中开设经典诵读课,不仅可以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汲取中华优秀精神,而且,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与校园文化底蕴的丰厚。针对初中阶段的学生,如何开展经典诵读课,本研究试图提出几个建议。其一,应开发经典诵读课这一校本课程,并针对时代特色和学校个性设计课程内容。其二,需要通过学校创建书香校园,给学生搭建一个宽广的诵读平台,创设最佳的诵读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诵读机会。其三,要善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经典诵读课需要教师善用教学中经常使用的多媒体这一现代化教学手段,使经典诵读课成为一项生动、有趣、全方位立体的教育活动。其四,活用多样的教学资源。教师不应孤立看待经典诵读教育,应从活用教材、网络以及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力争让学生自发而行、主动学习。最后简要总结全文并对本研究的前景进行展望。随着经典诵读深入人心,以及与之相关的研究深入开展,畅想不远的将来,在校园里孩子们人人手捧一本经典,深情地诵读,那将是一道多美的风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