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采用两种不同的脱墨流程,用几种单组分和多组分的纤维素酶和非纤维素酶对混合办公废纸的酶法脱墨和纤维性能改善进行了研究。 在酶法脱墨中纤维素酶尤其是内切酶是必需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两种不同的脱墨流程,用几种单组分和多组分的纤维素酶和非纤维素酶对混合办公废纸的酶法脱墨和纤维性能改善进行了研究。
在酶法脱墨中纤维素酶尤其是内切酶是必需的。适合两种脱墨流程的酶有所不同。在碎浆后进行酶处理的脱墨流程中,含有纤维素吸附区(cellulosebindingdomain,CBD)的单组分纤维素内切酶Novozym476具有最好的脱墨效果。两种纤维素内切酶Novozym613和Novozym476以及木聚糖酶和α-淀粉酶的协同作用可以取得比几种酶单独使用时更好的效果。混合办公废纸碎浆后进行酶法脱墨的最佳工艺条件是:Novozym6130.2ECU/g,Novozym4760.1ECU/g,PulpzymeHC0.1AXU/g,Termamyl120L1.0NU/g,温度55℃,时间90min,pH值不调节。在碎浆中进行酶处理的流程中,单一组分的内切酶DeniMax401可以取得最好的脱墨效果,其适宜的脱墨工艺条件是:酶用量0.2ECU/g,碎浆时间25min,浆浓12%。
研究表明,在酶处理过程中,油墨粒子的尺寸有所减小,油墨粒子减小的途径可能通过以下两步:(1)纤维素酶作用于纤维表面,使油墨粒子和细小纤维从纤维表面脱除;(2)酶的作用使连接油墨粒子的细小纤维断裂,导致油墨粒子尺寸的减小。
工厂中试的结果与实验室的研究基本一致。结果表明,与化学法脱墨浆相比,酶法脱墨浆具有更低的残余油墨面积和相近的物理强度。酶法脱墨可以有效的解决混合办公废纸的脱墨难题。
其他文献
本文首先针对在用塔式起重机安全性的突出问题,分析了《塔式起重机》(GB/T5031-2008)、《起重机安全规程》(GB6067-2010)和《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T5144-2006)的适用性。然后依据这些标准的相关内容,结合四川省地方标准《在用建筑塔式起重机安全性鉴定标准》(DB51/T5063-2009)和行业标准《建筑起重机械安全评估技术规程》(JGJ/T189-2009),论述了
通过文献检索获得已发表的Bacillussubtilis的纤维素酶基因序列,然后以此为依据设计引物,以Y106染色体DNA为模板,用PCR技术扩增了编码纤维酶的基因片段.将PCR产物纯化用SalI
网络印刷是印刷行业朝着数字化方向发展中的新兴产物,更是未来印刷发展的一个潜在的目标和方向。云计算技术和协同编辑技术能够为未来印刷发展提供技术上的支持。 本文致力
木聚糖酶(xylanase,EC3.2.1.8)是降解木聚糖的关键酶,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许多细菌、真菌、放线菌和酵母菌都能够产生,木聚糖酶在制浆、造纸、能源、纺织、食品、饲料等工业广泛应用。本文以实验室前期工作中选育的灰浅红链霉菌Streptomyces griseorubensLH-3为研究对象,研究 S.griseorubens LH-3发酵产酶的条件,优化S.griseorubens LH
在前期光伏人工光合作用的研究过程中,我们无意发现实际捕获氢自由基得到的聚合物比理论值要高,因此,我们提出电场诱导使水生成自由基的观点。本文利用CO2捕获氢自由基生成草酸和聚合物,利用乙醇捕获羟基自由基生成乙酸,为电场诱导使水生成自由基的理论提供依据。并且将电场诱导使水解离成的自由基应用于制浆造纸废水的处理。研究结果如下:(1)根据高能氢自由基生成草酸与大分子聚合物的反应机制,得出捕获氢自由基的总数
预测函数控制(PFC)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的控制算法,它隶属于模型预测控制。PFC算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鲁棒性、动态响应特性和控制精度,因此其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
针对制革生产所产生的含铬废革屑,进行资源化的处理利用,变废为宝,达至褓护环境的目的.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选择对含铬废革屑不脱铬水解,对水解多肽进行改性,把改性
首先,为了给纤维堆囊菌子实体的固体培养作准备,对该菌进行了液体发酵条件及培养基组成条件的优化.虽然粘细菌在多种土壤中都存在,但是它的分离及培养非常困难,一个原因是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