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药物缓控释制剂能使药物按照设计的剂量在指定的一段时间内按照预期的药物浓度在病人体内进行释放。传统的药物制剂很多缺点,如药物使用频繁、毒副作用高和药物利用率低等。药物缓控释制剂能够解决上述问题,减少药物使用次数,降低对人体的毒副作用,提高药物的疗效。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纳米纤维具有比表面积高、直径小、孔隙率高和良好的机械性能等一系列优良特性,可应用在生物传感器、组织工程支架、伤口敷料和药物载体等领域。在众多温敏聚合物中,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Am)是最有代表性的一种,其LCST值为32℃左右,接近人体生理温度,其水溶性和生物相容性都较良好。本文旨在以PNIPAAm为基材,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一种新型的温度敏感性药物缓控释载体,研究内容如下:(1)用静电纺丝法成功地制备出了PNIPAAm/EC复合纳米纤维。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变温水接触角(CA)和分子建模(Molecular modelling)等表征手段对复合纳米纤维进行一系列的表征。结果表明:当PNIPAAm与EC质量比为1:2时,其纤维形貌最佳,表面光滑、无串珠结构、呈圆柱状且粗细均一;PNIPAAm和EC均以无定型状态分散在纳米纤维中,且他们之间存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范德华作用力和氢键);复合纳米纤维是一种具有温敏性且生物相容性良好,符合温敏药物载体的要求。(2)以酮洛芬(KET)作为模式药物,将其用静电纺丝技术与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Am)和乙基纤维素(EC)进行单喷头混纺,制备出PNIPAAm/EC/KET载药复合纳米纤维,并对其进行一系列性能的表征。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比的纳米纤维形貌均良好;酮洛芬(KET)从晶体状态转变为无定形状态或分子状态存在于纳米纤维中;KET与PNIPAAm和EC之间均具有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范德华作用力和氢键);KET的加入并没有影响其温度敏感性和细胞毒性,载药纳米纤维仍然具有良好的温度敏感性和生物相容性。(3)将不同质量比的PNIPAAm/EC/KET载药复合纳米纤维分别在25℃和37℃下进行体外药物释放实验。PNIPAAm/EC/KET载药复合纳米纤维具有温敏性且具有药物缓释的性能,表明其结合了2种聚合物的优点;当温度为25℃时,其药物释放率随着EC含量的增加而减少,当温度为37℃时,其药物释放率随着EC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而载药复合纳米纤维的温度敏感程度随着PNIPAAm的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当PNIPAAm与EC的质量比为1:2时,PNIPAAm/EC复合纳米纤维可作为一种温敏性药物缓控释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