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护患沟通相关因素及其对策的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ick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护患沟通(nurse-patient communication)主要是指护士与病人及其亲属之间的沟通<[1]>。护患沟通不仅是建立新型护患关系的基础,也是满足病人被尊重、被关爱心理需要的基本形式<[2,3]>。有效的沟通,可获得完整的病人资料,有利于解决病人的身心健康问题,有利于增进病人对护理工作的理解、信任和支持,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维持和增进良好的护患关系,以不断丰富构建和谐医院的内涵。本研究主要从护患双方来评价护患关系与护患沟通现状,分析影响沟通的主要因素,为制定有效护患沟通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简要内容及方法:本次调查从山东省济南市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随机抽取符合条件的患者和护士,共调查护士282人,患者286人。所有数据经复核录入,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分析。 本研究对患者和护士一般信息、护士和患者对沟通现状的认知、情感以及行为方面的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计数资料主要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对于不符合卡方检验条件的资料和等级资料使用秩和检验方法。检验水准取α=0.05。 主要结果:1、患者与护士对护患沟通都赋予了较高的关注程度,但护患之间仍有显著性差异,不同职务、不同学历护士对沟通重要性认识亦有显著性差异。患者渴望护患沟通与交流,并随住院时间延长对沟通重要性的认识呈上升趋势。不同住院科别患者对沟通重要性认识有显著性差异。2、护士与患者对沟通满意度或效果的评价有显著性差异。3、护士与患者对医患纠纷原因的认识不同。4、护士对执业环境满意度不高,满意度仅占32.6%,不容乐观。5、护患关系的认知比较正确。护士评价信任程度与患者评价结果接近。6、越高学历的护士对沟通行为的出发点的认识越好。7、护患沟通过程中的行为表现:73.4%的护士根据年龄尊称患者,37.9%的患者希望护士称呼其姓名,35.4%希望根据年龄称谓尊称。患者在沟通中最关注的是护卜的态度。本研究用“当患者感到不适时,你会拉着病人的手进行安抚吗?”来反映临床上非语言沟通技巧的运用和体现护士的人文关怀行为。不同职务护士的拉手安抚行为有差异,护士长的拉手安抚行为最高。而患者对这一需要占被调查人群的76.2%。对护理服务不满意时,不同费用支付方式患者所采取的措施有差异性。 结论与建议:1、充分认识影响护患沟通的因素:护患之间的不对称关系、患者维权意识的增强、医院工作环境相对恶劣、角色模糊、双方过高的期望、护士的学识水平与沟通技巧的运用、护士工作量大、人员编制不到位、组织文化或护理单元内文化氛围的影响、护患沟通的评价没有可操作的指标。2、进一步明确护理管理者的任务,保证人力资源配备的合理性。3、建立积极向上的护理文化氛围和宽松的执业环境。4、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制定统一的行为规范,改变态度,强化行为。
其他文献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立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对于如何实现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调节失灵,市场机制不健全,旅游基础设施薄弱,经济产业结构急需升级,旅游业应采取政府主导的发展战略”[4]。永兴是一个新兴的山水旅游城市,有着丰
2008年6月,曾在全国闹得沸沸扬扬的“华南虎”事件告一段落,13名相关责任人也受到了处理。“华南虎”事件暴露了我国在行政问责制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通过与之相关的系列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