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Case Study on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ermeneutics——with Li's

来源 :天津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q20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阐释学承现象学之前,启接受美学理论之后,最初是一门针对艺术作品的理解、阐释和研究的理论。作为现代哲学阐释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伽达默尔集前人之果,提出“任何理解都是具有时间体系的评价”、“视界融合”和“效果历史”等,表达了一种对原文本动态、开放的理解,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性介入将其诸于实践。它不再如传统翻译研究那样,完全抹杀译者在翻译中的主观能动性,关注的是各个时期历史、文化及个体差异,并促成更迭多样的翻译之旅。但这种动态、开放的理解也存在诸多问题,由此产生一些关于阐释学的狭隘偏激认知,如“一切翻译皆是误读;翻译无标准”等。
   本文基于前人研究,从现代哲学阐释学的角度探讨译者主体性介入在李美华译本《飘》中的体现。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章为引言,简要介绍现代阐释学的基本理论、代表人物及国内外发展的现状、成功以及不足,并辅以李译本《飘》做分析简述经典重译的意义。第二部分(第二章)阐述本文的理论框架,通过对阐释学、译者主体性以及译者的介入的理论阐述,为下面探讨李译本中译者主体性介入在翻译中的体现做铺垫。第三部分(第三章)简要介绍《飘》以及原作作者玛格丽特·米歇尔以及中文译本。《飘》从问世起,历经时代的淘沈,一直被奉为经典范例。其中文译本在国内颇多,很受读者喜爱,而本文选用的李美华译本是较新译本,译文语言自然流畅,更贴近我们现在的生活。第四部分(第四章)是论文的重心,对比了李译本与傅东华译本(先于李译)及贾文浩等的译本(后于李译),从译者的语言、风格、采用的翻译策略手法作分析,体现译者的主体性介入。最后是所得出的结论,即本文通过对《飘》重译本的分析,证明译者在翻译中的主体性介入作用;体现翻译是创造性的活动,随着历史的发展,对经典作品的重译是必须:并提示译者,译者主体介入不可避免,应注重自身修养的提高,以在翻译中造成积极而非消极的影响。
其他文献
期刊
《英语的评价系统》(Beyond Exchange:APPRISAL Systems in English)一书的问世,标志着评价理论的诞生。作为系统功能语法从语篇语义层面探讨人际意义的最新理论成果,该理论自诞生至今虽只有十一年历史,但却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研究兴趣。研究探讨该理论的学术文章、专著和国际学术会议每年呈递增趋势,这充分显示了该理论的学术影响和独特魅力。但目前该理论还处于完善和发展阶
学位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本文运用诺斯罗普·弗莱的神话原型批评方法中的文学人物分类法,对彼得·潘和孙悟空两位顽童人物代表进行纵向贯通和横向比较。多年来,文学中的顽童形象很少受到学者与读者的关注。本文从发生、情节、主题、人物形象和叙事的角度,通过对两位顽童的比较研究旨在重新唤起人们对顽童形象的核心“游戏精神”的思考。  全文总共分为五部分。第一章,首先介绍了J.M.巴里和吴承恩两部著作的创作背景,同时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对彼得·
学位
会议
阐释学是20世纪60年代后盛行于西方的一门研究理解和解释的学科。然而将阐释学应用于翻译研究是上世纪70年代的事情。阐释学对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也为传统翻译理论带来新的挑战。阐释学认为文学翻译既是视域融合的过程,又是阐释的过程。文学作品和译者有各自的视域,不同时期的译者带着自己的视域(包括语言,文化,宗教等)去理解和翻译文本,对翻译策略的选择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由此引起翻译译本的差异,实现了
学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