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有机金属配合物固体酸的合成、表征以及催化性能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hihua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通过分子间的自组装成超分子是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与一体的新兴领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固体酸是一种重要的绿色催化材料,不仅具有理论研究意义更具有良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因此设计合成新型的有机金属配合物固体酸,研究其结构与催化性能之间的关系具有积极意义。本论文用配位化学的观点,用几种简单的配位分子与过渡金属离子自组装成新型金属有机配合物,采用现代分析手段研究了它们的结构,并考察了其结构与酸催化性能之间的关系。本论文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1、利用2,2’一联吡啶、碳酸钠、草酸钠、双(3,5-二甲基-1-吡唑基)(bdpm)甲烷等配体与过渡金属离子形成了4个新型有机金属配位化合物。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红外、紫外、元素分析、原子吸收、荧光等分析结果表明这4个配合物的分子式分别是:[(C<,10>H<,8>N<,2>)<,2>CoCO<,3>](F<,3>CSO<,3>)(I)、[(C<,10>H<,8>N<,2>)<,2>CoCO<,3>](OH)(II)、[Co(bdpm)(OBz)](C1O<,4>) (Ⅲ)、[(C<,10>H<,8>N<,2>)<,2>Mn(u-C<,2>O<,4>)Mn(C<,10>H<,8>N<,2>)<,2>](F<,3>CSO<,3>)<,2>·(C<,2>H<,5>OH)(IV)。选取其中两个结构相似的钴盐配位化合物I和II作为固体酸催化剂,将其应用于催化合成乙酸酯的反应中。实验表明在353K下,I的催化活性比II和一般的无机固体酸、硫酸催化剂的活性要好,并提出了该催化剂的酸中心模型,支持了Hino等人的结论。 2、利用磷钨酸、柠檬酸、过渡金属水热合成了三个新型磷钨杂多酸金属配合物,通过x射线粉术衍射,元素分析,原子吸收,红外,紫外,荧光等表征,其分子式为:H<,30>[C<,6>H<,5>O<,7>]<,10>·[M(NO,,3>)<,n>]<,10>·P(W<,3>O<,10>)<,4>·3NH<,3>(M=Fe,Ni,Co,n=2或3)。实验证明具有Keggin结构的杂多酸金属配位化合物具有较好的酸催化活性,其中磷钨杂多酸钴金属配合物的催化活性比镍和铁金属配合物效果好,并优于一般的无机固体酸、磷钨酸。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