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迅速发展、人口的增加以及人类活动的复杂影响,城市化过程、不同的耕作方式等对水文过程的影响越来越明显。LUCC对区域水文过程的影响逐渐成为目前水文学最具活力的热点领域。本文以湖北省境内的四湖流域为研究范围,在RS/GIS技术支持下,分析四湖流域的气候变化特征、降雨径流过程、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特征,研究LUCC对流域产水量的影响。四湖流域产汇流过程最显著地特点,是受到人工修筑的水利工程设施的强烈调控和限制。流域内的降雨径流过程是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呈现一种非自然的状态。因此,本文从不同地表土地利用类型组合状况对降雨引起的产流过程的差异角度,来探讨地区小流域尺度的水文循环过程,以便为调节四湖流域水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对20年来四湖流域气候变化的特征进行分析后,本文认为,四湖地区年降雨量季节分配很不均匀,极易造成暴雨洪涝灾害。同时流域内不同地区受暴雨影响的频度也不相同。通过对1990年,2000年,2010年三期遥感影像的解译分析,发现四湖流域不同地类呈现不同的变动趋势。其中旱地和水田面积二十年间有升有降,但总体变动幅度不大。水域面积不断扩大,建设用地面积显著增加,而未利用地等其他用地类型面积大幅下降。为了分析四湖流域不同时期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产水量的影响,本文对1998年5-9月的强降雨进行计算,得出相同雨型在不同年份土地利用方式下的产水量。2000年的流域产水总量比1990年少0.68×108m3;2010年的流域总产水量比2000年多2.64×108m3,总体上流域的产水量是呈增加的趋势。结果同时显示,流域水域和建设用地的产水量在增加,而耕地的产水量下降。这主要是由于建设用地面积的增加和四湖流域养殖业的发展扩大了坑塘面积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