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对于低水头枢纽工程而言,其具有动能大,流量较大,弗汝德数低,流态较复杂,消能效率较低等特点,容易对下游河床、建筑物产生冲刷破坏。因此精准预测下游河床的流场信息、冲刷坑范围及冲刷坑深度,对泄洪闸下游建筑物结构的安全设计具有指导作用。本课题组程烨基于Fluent软件中的动网格技术,结合用户自定义函数(UDF)二次开发,采用基于水流及床沙分布随机性的推移质输沙率公式,根据输沙平衡原理,将河床变形方程利用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基金(编号:51879227);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低水头枢纽工程而言,其具有动能大,流量较大,弗汝德数低,流态较复杂,消能效率较低等特点,容易对下游河床、建筑物产生冲刷破坏。因此精准预测下游河床的流场信息、冲刷坑范围及冲刷坑深度,对泄洪闸下游建筑物结构的安全设计具有指导作用。本课题组程烨基于Fluent软件中的动网格技术,结合用户自定义函数(UDF)二次开发,采用基于水流及床沙分布随机性的推移质输沙率公式,根据输沙平衡原理,将河床变形方程利用C语言编程方式编写到UDF中,以起动切应力作为泥沙发生冲刷起动输运的判别标准,来反映床面网格中心点高程变化,通过动网格的UDF宏来控制动床边界网格角点的移动。由于动网格UDF宏控制的是床面网格角点高程变化,而河床变形方程计算得到的是河床网格中心点高程变化,这也是程烨的网格变形方法预测床面高程时存在一定误差的原因。因此构建新的动网格变形方法,将河床变形方程计算获取的床面网格中心点高程变化转化为相应的网格角点高程变化,通过动网格DEFINE_GRID_MOTION()宏来控制床面网格角点的移动,可以更精确地预测网格变形。基于ANSYS FLUENT软件平台,结合新的网格变形方法,模拟了当卡水电站下游三维流场及局部河床冲刷过程,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采用RNG k-?模型,结合SIMPLE算法,模拟得到了当卡水电站的泄流量、水面线沿程分布规律及断面垂线流速分布规律,与试验结果符合良好。(2)采用新的网格构建方法对下游河床冲刷过程进行模拟,本文在流量345.36m3/s、粒径100mm条件下的模拟结果较本课题组程烨模拟结果有所改进,其中冲刷坑深度的精度由6%提高到2%,冲刷坑长度的精度由10.14%提高到2.74%;冲刷坑形态模拟结果更接近物理模型实测结果,最大冲刷坑深度的位置也有所改进,与物理模型试验结果基本一致;流量345.36m3/s、400.48m3/s,泥沙粒径100mm、50mm三种工况下的模拟结果与水工模型试验资料进行对比,冲刷坑深度相对误差范围介于1.79%~2.91%之间,冲刷坑长度相对误差范围介于2.38%~5.06%之间,与实测结果符合良好。(3)分析了在流量345.36m3/s、粒径100mm条件下,冲刷坑形态不同时期变化规律:下游河床冲刷坑形态是随时变化的,在冲刷的初始阶段,冲刷坑范围及深度发展最快;在冲刷中期,冲刷坑深度变化速率减小,冲刷坑范围继续向下游扩张;达到极限冲刷平衡状态时,冲刷坑范围及深度均不再变化。(4)分析了在流量345.36m3/s、粒径100mm条件下,床面切应力不同时期变化规律:不同时期床面切应力均沿程先增大后减小;床面切应力是影响冲刷坑形态的主要因素,冲刷初期,床面切应力较大,该阶段冲刷坑范围及深度迅速增加;冲刷中期,床面切应力逐渐减小,冲刷坑深度变化速率减小,冲刷坑范围继续向下游扩张,但扩张速度有所降低;极限冲刷平衡阶段床面切应力峰值为1.1993Pa,小于平坡泥沙起动切应力1.3124Pa,整个下游河床的泥沙都不再起动输移,冲刷坑形态也不再变化。(5)分析了在流量345.36m3/s、粒径100mm条件下,湍动能及湍动能耗散率不同时期变化规律:随着下游河床冲刷坑范围及深度的发展,湍动能和湍动能耗散率逐渐减小。在冲刷初始阶段,下游河床冲刷区域的湍动能和湍动能耗散率较大;随着冲刷坑形态的发展,湍动能和湍动能耗散率逐渐变小;达到极限冲刷平衡阶段后,冲刷坑范围内的湍动能和湍动能耗散率均不再改变。(6)分析了不同泄流量、不同床沙粒径条件对冲刷坑范围及深度的影响:在同一泄流量不同粒径条件下,下游河床的冲刷坑范围及深度随着床面泥沙粒径增大呈减小趋势;同一粒径不同泄流量条件下,下游河床的冲刷坑范围及深度随着泄流量增大呈增大趋势。
其他文献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随着玉米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人们对玉米单产水平的期望越来越高。玉米的播种质量直接影响了玉米的单产水平,排种装置的播种均匀性与一致性越高,其播种质量越高,有利于提高玉米产量。目前国内的玉米精量排种装置投种口到种床距离过大,导致种子落入种床后运动随机性增加,从而影响播种的均匀性与一致性。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橡胶材料的新型带式玉米精量排种装置,利用橡胶材料的变形
库岸失稳破坏常发生在库水位升降过程中,降雨也是库岸失稳的主要诱发因素,研究库水位升降、降雨条件下岸坡地下水位变化规律以及岸坡区域稳定性状态变化对岸坡稳定性预测、降低岸坡失稳带来的生命财产损失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山美水库为研究对象,在收集整理水库区域降雨、库水位变动、地质等资料基础上选取合适的岸坡地下水位计算方法,建立基于Scoops 3D模型的库岸区域稳定性计算模型,展开多工况下岸坡稳定性状态分
全国果园年剪枝量约为9000万吨,其中,陕西省苹果树年剪枝量约为454.56万吨,巨量的果树修剪枝条无法及时和合理地处理,而现有生物质炭化装置需要消耗大量外部热量维持炭化反应的能量需求。针对苹果树剪枝的特性和热解炭化反应的特点,以提高生物质能的利用效率为原则,研发一种果枝竖向批式干馏中试平台,配置气液产物冷凝净化分离装置,并将木燃气用作燃料,为炭化过程提供热量来源,达到干馏中试平台自维持运行的目的
油菜作为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油菜机械化种植的研究逐渐得到广泛的关注。油菜播种对播种深度要求严格,播种太深或太浅都会影响出苗。虽然目前有前后轮仿形保障播种深度均匀的技术,但播种机具是后置悬挂的,拖拉机四轮碾压的轮辙会导致平整后的土地再次出现局部不平和土壤紧实度不同,碾压后再播种严重影响油菜的播种效果。针对现有的播种问题,本论文参考现有的油菜播种机的相关设计制造原理,研究设计出一种前置式油菜播种机,具
本文针对秸秆热解炭气联产过程中,烘焙工艺不明确,热解产物热值低、液体产物含水率高,品质低等问题,开展了烘焙以及烘焙-热解两段式试验。研究了烘焙预处理对玉米秸秆燃料特性和热解产物特性的影响,通过对不同温度、滞留时间、升温速率条件下秸秆炭热值、能量产率以及含表面官能团的影响研究,选出玉米秸秆烘焙、热解最优工艺参数,并研究了烘焙对秸秆热解产物特性的影响。为生物质热解炭气联产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水资源需求日益增多。综合利用水库在起到蓄滞洪水、保护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同时,还能通过合理,调度进一步解决区域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西大洋水库所在的唐河流域,年内降水季节性特征明显,汛期洪水多由几场典型暴雨引起,区域防洪风险不容忽视。同时,区内人口众多,水资源需求大,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避免水资源浪费是协调当地发展的关键。在现有条件下,通过设置合理的分期汛限水位,实现汛
自动驾驶拖拉机已成为重要的现代化农业装备,目前,针对拖拉机导航路径跟踪以及定位算法等研究较多,对拖拉机的速度控制大多为简单控制,造成了拖拉机动力浪费和油耗的增大。本研究针对现有农机速度调节策略功率匹配度不高,燃油经济性差的问题,以静液压传动拖拉机为平台,设计了拖拉机定速巡航控制系统。具体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分析了约翰迪尔4720型静液压传动拖拉机的工作原理,确定了定速巡航控制系统的总体
番茄已成为人类饮食中重要的果实之一。然而番茄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和劳动人口不断减少之间的矛盾却日益增加。因此,发展番茄采摘机器人很有必要。然而由于压伤和脱落等问题,目前还没有商业化的番茄采摘机器人。不可否认,人工采摘番茄时却很少发生压伤和脱落的情况。因此,为提高番茄采摘机器人的采摘成功率,研究番茄的人工采摘行为很有必要。(1)本文首先分析人手在使用拇食指强力握模式抓握番茄时的抓握力曲线,并提出了抓握力
中国南北过渡带是全球气候变化响应的敏感区,同时也是南水北调中线的主要水源地和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区域。但在目前的研究中,对整个南北过渡带蒸发的研究甚少。因此,本文以中国南北过渡带为研究区,利用气候倾向率、Mann-Kendall(M-K)趋势检验法、累积距平法、滑动检验法、灰色关联分析法和R/S分析法对中国气象数据网南北过渡带43个气象站1980-2017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中国南北过渡带水面蒸发量
丁坝是河道整治中常见的水工建筑物,可以有效地改变河道的水流结构,对于岸坡防护、水运通航以及提高水生物栖息环境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坝头处的冲刷也将对丁坝的稳定性产生较大影响。根据丁坝与来流方向交角的不同,可分为上挑型、正挑型以及下挑型,而丁坝挑角的不同,对丁坝绕流、坝头冲刷均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基于Ansys Fluent软件,采用RNG k-?湍流模型以及SIMPLEC算法,并结合Fl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