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道主义(humanism)是贯穿西方思想史的重要概念,进入中国后,人道主义成为推动近代中国思想文化转型和文学变革的关键性概念。本研究考察人道主义概念在现代中国(1900--1929)的翻译、重构和播散,并着重关注翻译在概念跨语际移植过程中所扮演的操纵性角色以及翻译对于目标语境文学和文化的形塑作用。本课题的考察对象包括中国式人道主义在辞典中的释义,新文化派的人道主义言说和学衡派的人文主义译述,以及五四新文学中的人道主义作品。本研究的核心问题包括:(1)现代中国人道主义概念的域外思想来源有哪些?现代中国人道主义概念涵义如何在语词层面得以生发、演变直至最终达成共识,继而被收录进辞典?(2)现代中国语境中,新文化派和学衡派知识分子如何择取、翻译和重构西方人道主义话语?他们采取特定译介和重构方式的背后动机是什么?(3)五四文学人道主义话语的形态和表征是怎样的?从哪些方面丰富了思想史领域的人道主义话语内涵?本课题采用跨学科研究路径,借用德国概念史学派和剑桥学派的史学研究方法以及蒙娜·贝克(Mona Baker)的社会-叙事理论视角。通过考察(双语)辞典、报刊杂志、通信和回忆录等第一手资料,将围绕人道主义概念的涵义流变和意义竞争放置回现代中国历史文化语境中去考察,同时关注文化主体在概念阐发和重释中所扮演的角色;以社会-叙事理论视角观照译者行为,意味着关注译者的“自我定位”(self-positioning)与目标语境受众、意识形态因素、诗学规范、政治动机和文化传统等因素之间的持续张力。本研究考察现代中国人道主义从语词到概念继而到话语的动态建构过程:具体来说,第二章首先考察现代中国人道主义概念的域外思想来源,继而探究20世纪初叶新语词典、双语词典和现代语辞典中呈现出的围绕中国式人道主义概念的词汇竞争和意义建构,从语词角度溯源现代中国人道主义话语;第三章分析周氏兄弟、胡适和陈独秀这四位新文化派代表人物对西方人道主义话语的重构和阐发;第四章通过考察《学衡》杂志中对白璧德新人文主义的译介,探讨吴宓、梅光迪和胡先骢的人文主义言说;第五章循着新文化派的人道主义言说这一线索,进一步探查五四文学中的人道主义元素,管窥人道主义话语在五四文学场域中的回响。本研究的核心观点包括:现代中国人道主义话语呈现出迥异于西方的形态和表征,中国式人道主义话语与救亡图存的主流叙事、追寻现代性的集体欲望、中国传统文化心理的潜在影响、文化主体的“自我定位”之间存在联结纠缠。具体个案研究中,新文化派知识分子的人道主义言说都围绕着“何为理想个人”这一中心议题;一方面,他们围绕人道主义概念的多元言说传达了各自所推崇的现代性方案,另一方面,他们人道主义言说的内在脉络都循着“立人以立国”的思路。三位学衡派知识分子分别从文化层面、政治层面和教育层面吸取和重释新人文主义思想资源,用以传达他们各自推崇的新道德、民主政权和理想教育;他们的人文主义言说构成了五四中国文化语境中的另类现代性方案。通过回溯现代中国人道主义话语的动态建构过程,能为我们揭示思想史发展的隐秘层面;从话语角度来研究翻译史,对于突破目前翻译研究的瓶颈,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此外,通过梳理五四时期人道主义话语的生成轨迹、形态流变和影响散播,有助于进一步反思五四文学人道主义话语混杂性和互文性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