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茶树(Camellia sinensis (L.) Kuntze),属于亚热带常绿植物,原产于我国西南地区。陕南是我国最北缘的茶树次适宜生长区。经过漫长岁月的自然演变和人工栽培驯化,幸存下来的种质资源具有独特的适应性和遗传基因多样性,蕴藏有巨大的生产潜力,具有宝贵的利用价值,也是品种改良的宝贵财富。本研究对18份陕南当地茶树品种及8份引进品种进行了生物学性状观测、主要生化成分测定和抗寒性鉴定,深入研究了陕西茶树资源的特征特性。研究结果表明:1、在生物学性状方面,陕南当地茶树品种以灌木、中叶为主,兼有大叶和小叶;而引进茶树品种则是小乔木和灌木、中叶为主。2、在主要生化成分分析方面,陕西本地的茶树品种茶多酚含量及咖啡碱含量均高于引进品种,说明在相同的栽培环境下,在陕西茶树栽培区,陕西茶叶品种的品质优于引进品种。3、茶树种质资源的生长环境、气候特征决定了茶树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影响了茶树的品质特性。随着引进品种在陕西茶区生态环境的长期驯化中,它们的某些遗传特性开始动摇并趋向于陕西本地的种质资源。4、在叶片解剖结构方面,陕西本地品种的叶片厚度、上表皮厚度、上表皮厚度与海绵组织厚度的比值、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厚度的比值、抗寒性指数及CTR值均高于引进品种,而SR值则是本地品种低于引进品种。因此,可以初步判断,陕南当地品种的抗寒性优于引进品种。5、利用DPS软件的系统聚类工具,构建茶树品种系统树状图,可以将供试的18个陕西当地茶树品种及8个引进茶树品种分为3组。而且结果表明与原陕西茶树按地域的分类基本一致。综上所述,本研究对陕西现有品种进行了系统评价,为以后茶树良种选育工作及茶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北方茶区茶树引种栽培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