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对个人能力及个人社会适应性的自我主观判断,它既是自我认知的一种手段,又是个体影响自我乃至发展的一种手段。它的正确与否关系到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本研究采用《自我接纳问卷》、《内控性、有势力的他人和机遇量表》和《中学生心理健康综合测量》三个量表对商丘第十一中学和商丘市第四高中的初一至高三共六个年级的中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有效被试333名,其中初中生130名,初一34名,初二53名,初三43名,男生57名,女生73名。平均年龄为13.85;高中生203名,高一83名,高二48名,高三72名,男生129名,女生74名,平均年龄为15.75。将中学生自我评价和自我接纳的调查结果与学生的心理控制源类型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相关分析,其结果如下: 1 中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大学新生相比,在自我接纳和总体评价两因子上差异及其显著(P<0.01),在自我评价因子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初中阶段各年级之间、高中各年级之间的自我评价不存在显著的差异,但初中生与高中生在总体评价和自我接纳存在显著差异(P<0.05);中学阶段学生的自我评价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的自我评价在各因子上都显著高于女生。 2.在心理控制源类型的内控性和有势力他人两因子上,中学生和大学生达到显著差异;内控型中学生和外控性中学生在其自我评价和自我接纳上存在显著差异,内控者的自我评价高于外控者,不同控制源类型对中学生的自我评价有一定影响;自我评价与内控性控制源有显著的正相关,与有势力他人和机遇控制源呈显著的负相关。 3.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年级的升高呈现上升的趋势。初中生和高中生除了在孤独倾向、过敏倾向和身体症状三个因子上不存在差异外,在其它各因子上都存在差异;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女生在学习焦虑、过敏倾向、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等因子上达到了显著差异的程度;不同评价组的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差异较大,它们在心理健康各因子上都达到了显著的差异;自我评价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