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克里米亚战争失败以后,沙皇政权的合法性受到整个社会的质疑。沙皇尼古拉一世自杀身亡。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即位以后进行了以解放农奴为中心的大改革。沙皇政权试图通过以西欧社会为蓝本的改革打破彼得大帝实行欧化政策以来形成的二元社会——上层的欧化,下层的东方化。但在旧体制被打破,而新体制还没有被人民所适应时,改革的阵痛造成了社会的动荡,甚至“解放者”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也成了改革的牺牲品。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刺以后,他所主导的改革事业中断了。亚历山大三世执政后,曾一度在改革与反改革之间犹豫过,但大改后中央政府实效统治的弱化,对土耳其战争以后濒临崩溃的财政,19世纪最后30年的国际形势,使得他最终抛弃了自由主义改革的发展道路,而选择了一种在政治领域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威,在社会领域加强对社会的控制,在经济领域则通过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大力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国家发展道路。在这条发展道路上,19世纪80年代末俄国完成工业革命,90年出现了“工业高涨”。然而,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促使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工业化和城市化造就了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它包含一个多种需求,不同利益,不同观点和不同层次的人群。他们寻求认同,但沙皇政权在政治改革方面长期处于停滞状态。因此,这些人群开始质疑沙皇政权的权威。同时,在亚历山大三世统治时期,由于政权没有适时解决俄国社会所面临的两大问题:“土地与民主”,致使经济快速发展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社会危机。沙皇政权的反改革把一直支持政权改革的自由主义者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而它对民粹派革命运动的镇压使一部分革命党人开始与正在兴起的工人阶级及俄国社会民主主义组织建立了联系。这样,在帝俄晚期形成了自由主义与其它反沙皇政权的社会力量合流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