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纵深化发展,股权质押的融资方式在我国资本市场中已经越来越普遍。股权质押是指资金融入方将其所持有的股份质押给资金融出方以获取融资的一种方式,被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广泛使用。然而,股权质押规模和范围的扩大加剧了股价波动,给二级市场稳定运行带来了冲击,这不禁引发人们对股权质押所产生的经济后果的关注以及股权质押对资本市场稳定性影响的担忧。本文拟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以期为规范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维护金融市场稳定提供参考。本文的研究发现,虽然控股股东的股权质押行为加剧了股价的波动,但为了上市公司利益与自身利益的相结合,其更希望维持股价的稳定,这时控股股东通过增持股票可以有效地降低股价波动,这种效应在股价下跌时主要表现为稳定投资者情绪。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风险共担的行为得到了资本市场的认可,对于稳定公司股价具有长期效应。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分别对投资者、证券公司等资金融出主体和监管部门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一是加强投资者教育,引导投资者密切留意上市公司股东的股权质押信息,并警惕股权质押所带来的风险,同时避免盲目“杀跌”;二是督促资金融出方在股权质押前对质押人进行尽职审查,在股权质押发生后建立完善的质押股东评级标准,对循环质押和质押集中度较高的质押股东加强动态监测,并严格控制其融资规模;三是在规范股权质押行为、防范金融风险的同时,推出适当的激励政策措施,引导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在面临股权质押风险时主动承担和化解风险,以维护中小股东权益、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