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税费改革后,市场经济的运作逻辑在农村得以进一步张扬,农民生活水平随之提升的同时也面临着人口资源的流失与农民的异化分层等问题。受到僵固的土地制度与户籍制度的束缚,市场经济逻辑与现存制度之间的张力达到新的高度,由此催生了农地使用的内卷化困局。与此同时,市场经济的发展激励着农村社会主体的理性扩张。近年各地出现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农地使用政策创新行为正是市场逻辑演绎下农民理性扩张的生动体现。其背后的行为逻辑昭示着农村社会将面临重大转变:一方面,国家意志依靠科层体系而进行的制度安排正经受历经市场经济洗礼的农村多元主体理性扩张的挑战,集中体现为农地使用内卷化特征。详细言之,农村土地制度,包括传统和当前的地方性土地政策都表现出“有增长而无发展”、“有创新而无进步”的窘境。而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理性思维的进一步深入以及国家在农村层面的政治弹性的进一步舒张,农地政策创新又迎来新一轮的高潮。其主要特征是敢于突破传统体制的龃龉,逐步贴合与运用市场的运作逻辑,建立具备企业法人性质的土地合作社,走“土地市场化”改革之路。这一类变革可视作继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的土地流转制度的又一次重大创新,本文将其总结为“市场驱动型政策创新”。虽然,在实践过程中这类变革仍面临重重阻碍,然而它代表着中国未来农地改革的新方向,是与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实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宏观战略相契合的,因此具备强大的生命力。在本文中,笔者以鲁南X镇的土地使用产权改革为分析个案,并实地深入其下辖的Q村、J村、T村、H村等村庄开展田野调查,力图还原该镇仍在稳步推进的旨在实现农地使用权产权化的农村土地使用政策创新的重大变革实践,并对其内在的发生和演进逻辑进行深入的学理分析,以此印证了本文提出的命题假设:税费改革后市场理性在农村社会的扩张是导致农地使用内卷化的逻辑背景,而国家宏观战略的推移以及多元主体的良性互动又进一步催生了新的地方性的农地政策。这种改革模式带有浓厚的农民自发式与国家包容性的色彩,在农地改革的层面上,国家与农民在不突破制度底线的前提下达成心照不宣的默契,借助市场化的发展工具推动农地使用模式走向现代化、规模化的轨道,即当前的农地使用产权改革是一种国家-农民互动视角下的市场驱动型政策创新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