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散文史上,书信体散文是一种特殊的类型,历史上对它的研究始终处于低谷,到了近代才有所回升,但依旧未形成客观而全面的认识与评价。基于此种研究现状,本文主要考察汉魏六朝书信体散文的演变轨迹、题材内容、艺术特色及文学史影响等方面,全文共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界定汉魏六朝书信体散文的研究范畴,以作为全文论说的前提,在此基础上,描述汉魏六朝书信体散文的嬗变轨迹。本文中的书信体散文指文学史上那些行于个人之间的来往书信。“尺牍”的传统称谓不足以涵盖这一特殊的文学类型的所有作品,故采用书信体散文的总称。在笔者看来,汉魏六朝的书信体散文创作有完整的发展轨迹,为论述方便,将其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一)萌芽期——先秦。受当时社会条件和文学本身制约,书信体散文在当时只出现雏形期作品,《巫臣与子反书》已经属于个人之间的书信。(二)发展期——秦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杨恽《报孙会宗书》等人的创作为这一文体注入新的活力,东汉时期创作量大增,出现了民间书信。(三)成熟期——魏晋南北朝。进入了文学的自觉时代以后,书信体散文创作蔚为大观,在题材内容上前所未有的广泛,几乎囊括了后世书信中的所有类型,在艺术形式与艺术手法上,日趋精妙与完善。出现了专供人写信用的范本——《月仪帖》。 第二部分:论述汉魏六朝书信体散文的题材内容,大体分为五个方面:一是治学论文类,在书信中,作家对文学本身的特质、文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探讨。二是抒怀写志类,作家的个性和人格张力通过书信展现出来。三是人际关系类,人们借助书信这种文体表达自己对家人、爱人、友人的深情。四是景物描写类,刻画我国美丽的山川景物。五是其它类。通过对其中代表作家、作品的着重分析,认识这一文体内容的及时性、广泛性特征。 第三部分:分析汉魏六朝书信体散文的艺术特色。本文认为,汉魏六朝的书信体散文作品在风格方面具有作家的个性特征,与其它文体的作品相比,更能反映个人的性格气质;在感情表达方面,能更客观的反映作者的真情实感。在语言方面讲究辞采,相对于简单叙事的书信来说,讲究情文并茂的书信更容易达到所追求的效果,因此,用富有美感的辞藻把真诚的感情表达出来是历代书信作家所追求的最高目标。在形式方面则不断追求创新,使这一文体始终保持着青春的活力。 第四部分:阐述汉魏六朝书信体散文的文学史意义。它的创作实践和理论鲜明的体现了我国的杂文学特色,并且在与其它文体如诗、赋、小说等的相互影响中确立了自身在文坛上的地位。 第五部分;简单描绘汉魏六朝以后书信体散文创作的发展轨迹。唐宋时,受古文运动的影响,对南朝书信的唯美主义倾向有了一些修正,使书信体散文有了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书信体散文创作出现云兴雾合,蔚为壮观的局面,骄俪、散体各具精妙,像多、达情斐然成章。明清两代,由于社会交往的频繁,书信更加流行,但由于当时统治阶级推行极权专制统治,尤其是明代的东西厂以及清代自戴名世案以来的文字狱,使得一般文人很少谈论政治,思想受到禁铜,精神戴上枷锁,一般应酬应答的书信较多,而自由发挥政治见解、干预现实生活的作品较少。家书创作出现了又一个高峰。自明清至民国初年又出现了诸多作家的书信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