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中医治疗UC经验丰富、疗效确切,兰术四草化浊解毒方为导师临床治疗UC的经验方。本实验通过观察兰术四草化浊解毒方对UC大鼠一般情况、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血清IL-1β、IL-4及IL-10表达的影响,以期从实验角度证实该方对UC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为研究治疗UC有效的药物提供实验基础。
方法:将60只8周龄健康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组(N组)、模型组(M组)、柳氮磺吡啶组(SASP组)、兰术四草化浊解毒方高剂量组(HD组)、兰术四草化浊解毒方中剂量组(MD组)、兰术四草化浊解毒方低剂量组(LD组)。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联合造模法诱导大鼠UC动物模型,于造模成功3天后分别对HD组、MD组LD组及SASP组进行药物灌胃治疗,M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N组正常喂养,持续2周。期间每天观察大鼠活动、体重、大便性状等一般情况变化。2周后处死大鼠,取材,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检测大鼠血清IL-1β、IL-4及IL-10的表达,并分析兰术四草化浊解毒方对其影响。
结果:
1、大鼠一般情况与DAI评分
与N组相比,其他各组大鼠的精神状态、活动灵活度、毛发光泽度、食欲及体重、大便性状等均有不同程度改变。经过药物14天治疗后,HD组大鼠一般情况要优于其他治疗组,接近N组大鼠的一般情况:活动灵活,毛发整齐有光泽,体重明显增加,大便基本回复正常,成颗粒状。MD组、LD组及SASP组大鼠一般情况也有不同程度地改善,但没有大剂量组改善明显,其中MD组优于LD组及SASP组。DAI评分,见附表2:N组与其余各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 HD组、MD组、LD组、SASP组与M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 MD组、LD组、SASP组与HD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LD组、SASP组与MD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SASP组与LD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合各组平均值,说明在改善UC大鼠体质量下降、大便性状和便血情况方面HD、MD、LD、SASP均能改善;HD的疗效优于MD、LD、SASP;MD的疗效优于LD、SASP; LD、SASP疗效无差别。
2、大鼠结肠黏膜大体观察与显微镜下观察
大鼠结肠黏膜的大体观察:与N组相比,M组最差,HD组恢复情况最接近N组;SPAP组、MD组、LD组结肠黏膜状况介于HD组和M组之间,其中MD组略好于SPAP组和LD组。显微镜下观察:与N组比较,各组可见不同程度的炎性细胞浸润、隐窝结构改变及充血水肿、糜烂及溃疡,其中M组病理改变最为明显;HD组恢复情况最接近N组;SPAP组、MD组、LD组结肠黏膜状况介于HD组和M组之间,其中MD组、LD组及SASP组之间差异不明显。
3、大鼠血清IL-1β、IL-4、IL-10含量
IL-1β:M组与其余各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MD组、LD组、SASP组与HD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MD组、LD组、SASP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合各组平均值,说明在降低IL-1β的疗效上:HD、MD、LD、SASP均能降低IL-1β; HD优于MD、LD、SASP;MD、LD、SASP之间无统计学差异。
IL-4:M组与其余各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MD组、LD组、SASP组与HD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MD组、LD组、SASP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合各组平均值,说明在升高IL-4的疗效上:HD、MD、LD、SASP均能升高IL-4; HD优于MD、LD、SASP;MD、LD、SASP之间无统计学差异。
IL-10:M组与其余各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MD组、LD组、SASP组与HD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MD组、LD组、SASP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合各组平均值,说明在升高IL-10的疗效上:HD、MD、LD、SASP均能升高IL-10;HD优于MD、LD、SASP;MD、LD、SASP之间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
1、通过实验证明兰术四草化浊解毒方能够明显改善UC大鼠的一般情况和结肠组织病变情况,表现出一定的量-效关系,即大剂量组疗效优于中、低剂量组疗效,中剂量组优于低剂量组。
2、兰术四草化浊解毒方治疗UC的作用机制可能为其通过降低UC大鼠血清中IL-1β的水平,提高IL-4及IL-10的水平,从而起到调节免疫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