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供给侧改革实现吉林省从中医药大省到中医药强省的转变,将中医药产业打造成吉林省经济支柱产业,将吉林省中医药事业更加完善。方法:(1)文献分析法。通过对中国知网学术文献总库(www.cnki.com)、维普数据库以及相关外文文献数据库进行资料查阅,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收集、归纳、整理和分析研究,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结构,针对吉林省中医药行业和事业现状,从创新、劳动力、土地、资本等要素供给分析研究,为本论文提供理论支撑与数据支撑。(2)深入访谈法。与致力于吉林省中医药发展部分专业人员进行探讨,主要围绕近年来吉林省中医药的发展,对所取得的成绩与所存在问题进行意见交流,通过咨询部分专家学者,分析吉林省中医药的发展规划,对吉林省中医药的发展做更深一层次的理解。通过咨询经济学领域的同仁,了解供给侧改革对于中医药整体行业的影响,探讨吉林省中医药供给侧改革中全要素改革的可行性与创新性。(3)统计分析法。本研究主要使用Excel2017,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全国中医药统计摘编》、《吉林省医疗卫生服务情况统计分析报告》和《吉林省医药健康产业运行简报》的数据整理以及分析,得出吉林省中医药行业与事业的相应问题,并参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相关理论,提出针对吉林省中医药发展的供给侧改革策略。结果:吉林省在大力推进中医药产业事业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也出现了中医药产品、服务供给不足与优质中医药资源加速流失、中医药发展支撑要素质量和水平滞后于时代要求、中医药“事业、行业、产业”治理落后于西医、中医医疗资源与需求存在差距等问题。结论:基于习近平主席在2015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中提出的“供给侧”改革理念,本文诠释中医药供给侧的特征、行为主体及均衡机制,反思中医药供给能力对其可持续发展影响的因素。主要研究中医药供给侧改革的内涵和外延。研究以大健康为背景的中医药第一、二、三产业结构和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存在的问题。研究中医药供给侧的经济结构、动力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为把吉林省建设成为中医药强省,研究吉林省如何提高中医药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中医药服务能力和加强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研究吉林省中医药供给侧改革的内容与举措,即研究在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与大健康背景下,运用“互联网+”技术,如何调整吉林省中医药事业和产业结构,完善吉林省中医药事业发展研究智库建设。结合吉林省中医药发展的实际需要,对当前吉林省中医药供给侧改革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中医药服务体系、服务能力和治理体系等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为深化吉林省医疗体制改革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