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前气候变化情景下,暖温带森林受人为干扰破坏最为严重,己成为全球森林生态系统中最为脆弱的成分之一,因此探明区域森林共存机制对于其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森林动态监测样地的建立,为探索不同尺度的物种共存提供了条件。本研究基于北京东灵山20公顷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永久固定监测样地,以活立木调查数据为基础,结合粗木质残体(CWD)第一次调查数据,采用基于不同零模型的空间格局分析,分析了东灵山样地生态分化及负密度制约(距离制约以及密度制约)效应的普遍性。目的在于更清晰地认识生态位分化及负密度制约对该区域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及物种共存的作用。结论如下:1.东灵山大样地中木本植物温带成分优势显著,物种组成以落叶阔叶树种为主。与中国其它动态监测样地相比,活立木物种丰富度和多度明显低于南亚热带(鼎湖山)、中亚热带样地(古田山),高于温带(长白山)样地,且不同样方间物种丰富度、多度差异显著。样地内物种层次结构清晰,径级格局总体以增长型为主,幼树库存丰富,表明群落更新良好。粗木质残体:杨柳科杨属山杨(Populus davidiana)个体数最多,其次为桦木科桦木属黑桦(Betula dahurica)、壳斗科栎属辽东栎(Quercus wutaishanica)、槭树科槭属色木槭(Acerrnono)械粗木质残体的组成,乔木层物种占优势,且径级5-10 cm的物种多度优势明显,随着径级增大,多度递减。2.运用空间点格局分析法分析了东灵山样地常见种的分布格局。活立木整体空间格局为聚集分布,随着尺度增大,向随机模式扩展;活立木径级的分布也呈现进展型种群格局,幼树储备丰富,及时补位。随尺度增大,活立木分布聚集度降低;聚集度与生活型、平均胸径、最大胸径、种-多度呈负相关。粗木质残体整体空间格局与活立木相似,总体趋势为聚集分布,随着尺度增大,逐渐趋于随机模式;样地粗木质残体5-10 cm个体呈现较高死亡率。随尺度增大,粗木质残体分布聚集度降低;物种聚集度与平均胸径、最大胸径、种-多度呈负相关,与生活型呈正相关。3.利用多元回归树可以将样地划分为低海拔山谷、高海拔山谷、低海拔山脊、高海拔山脊四种生境类型。根据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表明,四类生境之间群落组成与物种多样性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果显示更多的物种与低海拔山谷呈现正关联,与高海拔山脊负关联。Totus-translation检验表明,活立木有27种与生境显著关联,其中25种表现出明显的生境偏好,16种表现出生境排斥;粗木质残体11种表现显著的生境偏好,8种则存在生境排斥。在41种被检测到正关联的物种中,只有3种在不同生活史阶段生境偏好完全相同,2种生境排斥完全相同。大多数物种的生境关联在生长过程中发生改变,表明成树阶段的生态位分化并不是在幼树时期形成的,且生态位分化对物种共存的贡献不大。4.以组分独立性零模型结合最近邻体距离,分析不同生活史阶段的关联性,推演距离制约效应是否驱动空间动态。活立木不同生活史阶段的空间关联性表现出较强的尺度依赖性,个体的不同生长阶段最强关联倾向于表现在小尺度上。在0-30m的空间尺度上,不同生活史阶段种间关联的最大强度有80%发生在5 m范围内,20%发生在10 m范围内,距离是制约种间关联的关键因素,种间关联随着尺度的增大而降低。生长较快的物种表现出受距离制约的程度更大。粗木质残体对活立木物种各生活史阶段均基本表现为积极的正作用,且最大的关联强度均表现在小于5 m的尺度上,表明粗木质残体对活立木的正效应也受到距离的制约。运用随机标记零模型中案例-控制设计法剔除生境异质性干扰,分析了不同生活史阶段群落空间格局差异。不同生活史阶段的总体趋势表明,0-30 m的尺度上,剔除生境异质性后,不同生活史阶段存在密度制约效应,大径级表现出比小径级更强烈的尺度依赖性。生长较快的物种表现出受密度制约的程度更大。不同生活史阶段整体趋势表明,0-30m的尺度上,小径级与大径级利用生境的方式不同,二者均呈现出密度制约稀疏效应。随着尺度的增大,利用生境方式趋于相同,密度制约稀疏效应逐渐减小。这表明,密度制约稀疏效应主要在距离较近的邻近个体间发生。总体来讲,负密度制约在东灵山20公顷样地里普遍存在,它对群落空间格局进行调节,一定程度上促进大树空间的规则化,制约极优种发展,进而提供空间和资源给其它的物种,在维持物种多样性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与生态位分化(生境过滤)相比,负密度制约对东灵山样地物种共存贡献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