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新疆玛纳斯河流域冲积扇缘带绿洲为研究对象,采用定点定位试验,分别设置了两个试验,试验一盐渍化弃耕地不同恢复模式处理(弃耕地、单作棉田处理、间作模式及轮作农田处理);试验二盐渍化弃耕地不同恢复年限处理(弃耕地,恢复5年处理,恢复10年和恢复15年处理),通过对弃耕地不同恢复模式及不同恢复年限处理土壤团聚体粒径组成及土壤团聚体中盐基离子分析,揭示盐渍化弃耕地绿洲化过程中土壤质量演变规律及团聚体中盐基离子组成结构对生态恢复的响应特征,为干旱区盐碱地农业利用及绿洲农田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恢复模式及不同恢复年限处理较弃耕地均显著的增加了团聚体中>0.25 mm粒径的团聚体数量;各粒径团聚体数量在不同恢复模式处理之间差异均不显著;不同恢复模式及恢复年限对团聚体数量的影响随着土层深度的加深呈现出减弱的趋势。(2)绿洲化过程中不同恢复模式处理与不同恢复年限处理中土壤团聚体数量(R0.25)、平均重量直径(MWD)及几何均重直径(GMD)较弃耕地均有显著的增加;单作农田与轮作农田之间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几何均重直径(GMD)差异均不显著,间作模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不同恢复年限处理中随着恢复年限的增加,土壤团聚体数量(R0.25)、平均重量直径(MWD)及几何均重直径(GMD)呈现出递增的趋势。(3)不同恢复模式处理中土壤分形维数(D值)较弃耕地有所增加,单作农田与轮作农田之间差异不显著,间作模式处理土壤分形维数(D值)显著低于单作农田与轮作农田;不同恢复年限处理中随着恢复年限的增加土壤分形维数(D值)呈现出递减的趋势。(4)不同恢复模式及不同恢复年限处理中团聚体中Na+的含量较弃耕地均有显著的降低;不同模式处理Na+的含量均表现为:弃耕地>单作农田>间作模式>轮作农田;不同恢复年限处理中随着恢复年限的增加呈现出递减的趋势,0.25-0.053mm粒径中最低且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团聚体中Na+的含量呈现出递减的趋势。(5)不同恢复模式处理中团聚体中K+的含量较弃耕地呈现出显著的降低,不同处理K+的含量表现为:单作农田>间作模式>轮作农田;不同恢复年限处理中团聚体中K+的含量随着恢复年限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加(恢复5年)后降低的趋势,<0.053 mm粒径中最高。(6)不同恢复模式处理中单作农田中Mg2+的含量较弃耕地增加显著,间作模式与轮作农田显著低于弃耕地,不同处理Mg2+的含量表现为:单作农田>弃耕地>轮作农田>间作模式;不同恢复年限处理团聚体中Mg2+的含量随着恢复年限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加(恢复5年)后降低的趋势;随着团聚体粒径的减小Mg2+的含量呈现出增加的趋势,随着土层深度的加深呈现出降低的趋势。(7)不同恢复模式处理中单作农田中Ca2+的含量较弃耕地增加显著,间作模式与轮作农田显著低于弃耕地,不同处理Ca2+的含量表现为:单作农田>弃耕地>间作模式>轮作农田;不同恢复年限处理中团聚体中Ca2+的含量随着恢复年限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加(恢复5年)后降低的趋势;随着团聚体粒径的减小Ca2+的含量呈现出增加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