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三农”问题具体含义是:农业生产效益低下,农村经济不发达;农民收入低,增收难,农民权益得不到保障等,其综合表现是农村经济问题。2015年2月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简称“中央一号文件”又一次把“三农”问题推到风口浪尖上来了,意见指出:必须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靠改革添动力,以法治作保障,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本研究基于这样的背景,立题研究衡阳县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探索农村教育改革的方向,使其能更好地为本地农村经济建设和发展服务,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目前我国的学者主要是对国家及部分省市地区的农村教育与经济关系的宏观研究,本文立足于衡阳县,通过对一个县域的农村教育与经济关系的微观研究,采用“以点概面”的方式,并运用计量经济的方法根据衡阳县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来深入分析县域农村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以期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借鉴意义。本研究由七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探讨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思路及资料数据来源。第二部分是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分析当前对农村教育的前沿研究及界定,认为农村教育具备教育的一切功能、作用和属性,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系统和教育发展系统的交集,是为农村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而服务的教育,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进步而不断与时俱进;同时,通过对经济增长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得出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它们之间协调发展具有必然性。第三部分是对衡阳县的农村教育和经济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得出衡阳县的农村教育结构基本合理,农村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农村经济近年来增长较快;但农村教育资源相对城市来说还是比较贫乏,农村经济建设相对滞后,城乡差距比较明显,农村教育及农村经济协调增长都具备较大的发展空间。第四部分是衡阳县农村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分析,通过农村教育对农民收入影响关联和农村教育与地区经济增长关系两个部分来说明农村教育与地区经济增长的关系。第五部分是衡阳县农村教育与经济增长不协调因素分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农村教育导向机制与经济增长不协调、农村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不协调和农村成人教育培养目标与经济增长不协调。第六部分是促进衡阳县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第七部分是结论与展望。本文立足于衡阳县的农村教育和经济增长情况作为研究对象,从微观角度来探究农村教育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为农村教育和农村经济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实现我国经济全面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战略目标寻求可行之路。为农村教育改革的决策部门从经济学角度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在理论、实践与方法方面不仅对衡阳农村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也在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