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线建设是指中国在面临严峻的国际形势下,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持续三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在其西南、西北内陆地区进行的,以备战为中心、以国防科技工业为重点、以建立巩固的战略后方基地为目标、以加强国防和改善工业布局为着眼点,在交通运输业、机械工业、能源工业、原材料工业以及轻工和纺织业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一次规模宏大的经济建设。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三线建设实际上也是中国生产力布局从沿海到内地的一次大转移。经过这次建设,西部地区形成了本地区的产业结构,奠定了西部工业的基础和发展格局,促进了三线地区的经济建设。但是,由于中国当时对国际国内形势估计过于严重,在三线建设过程中也出现过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深入研究三线建设战略决策的历史渊源、部署实施过程以及对其成就和失误作出符合历史事实的评价,得出更加符合历史实际的结论,从而对正在进行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提供借鉴,显然是很有意义的。论文分三个部分。序言从三线建设的研究现状入手,旨在提出深入研究三线建设的现实必要性和重要性。正文第一部分通过对当时中国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的分析和考察,对影响三线建设决策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第二部分论述了三线建设决策的确立和实施过程;第三部分论述了实施三线建设决策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试图通过历史评析,为破解这次西部大开发的许多重要问题启示思路。通过以上分析和论述,本文得出如下结论:首先,党中央作出三线建设的决策是符合当时历史环境的,是富有战略眼光的;其次,三线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对于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尽快建立坚实的战略后方等方面,都具有重大意义,这是应当予以肯定的。另一方面,三线建设也出现了严重的偏差、失误,这些偏差和失误不是三线建设的主流,而主要在是贯彻实行三线建设这一决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任何以失误掩盖成就的观点和做法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反之亦然。第三,认真总结三线建设的经验教训,对于科学实施西部大开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在论文的结尾,作者提出了一些富有建设性的建议,旨在能对西部大开发的决策和实施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