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社会,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一个客观事实,并且在不断改变着我们的世界。气候变化是环境问题,也是社会发展问题。IPCC(2007)预言,世界各地区都将受到气候变化影响,然而受冲击最强烈的国家将是发展中国家。在此背景下,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与变化是不可避免的,将超出目前的应对能力,社会必须采取措施来适应这些影响和变化,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农业生产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较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使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产量及农民收入波动加大;二是引起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变,导致生产成本和投资大幅增加;三是造成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的变动。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民和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研究尤为重要,也成为国家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点。认知是行为的基础,农民对气候变化的认知,决定他们应对气候变化的行为。本文基于华北五省农户调查,分析农民对气候变化认知及工程类适应措施情况;用实际气候数据,评估农民对气候变化认知正确性,并用Logistic模型分析正确认知气候变化和工程措施采取的决定因素。结果发现,华北平原地区大部分农民已感知到气候变化,对气温变化认知正确性高于降水变化。影响农民对气温变化和降水变化的显著因素有所不同,前者主要有:性别、教育、务农年限、耕地规模、农业生产相关培训、村落的偏远程度、是否在灌溉区内、是否发生旱灾、收到灾害预警信息次数等;后者主要有:教育、家庭收入、村落偏远程度、是否在灌区范围、灾害类型以及村里各种协会等;农民采取工程类适应措施的决定因素有:务农年限、家庭财富、拥有地面管道、收到灾害预警信息次数、水利措施状况等。并据此,提出政策建议:首先,加强气候变化的教育和培训;第二,提供气候灾害预警信息服务;第三,增加灌区等农业基础设施投入;第四,增加并细化农业补贴方式;第五,促进农户气候变化认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