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新古典金融理论和行为金融理论的研究表明,有效的资本市场中,以个人投资者有限理性行为引起的噪音交易在长期视角下会被以机构投资者为代表的理性行为所平抑。现实的资本市场中短期的、局部的金融异象也会经常存在。在一个以个人投资者为主体的资本市场中,往往存在着股市波动率较大、换手率过高等现象。我国股票市场自成立以来,由于存在着许多以投机为目的的个人投资者,股市波动率偏高、换手率居高不下已经对我国资本市场的效率性建设产生了影响。因此,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发挥其市场稳定器的作用,是我国资本市场效率化的有效途径。机构投资者具备专业化的投资团队、规范化的投资行为,充足的资金规模,可以保证他们在进行投资时分散投资,构建组合化的投资结构,是理性投资行为的代表。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世界各国资本市场中机构投资者占比显著上升,较高的比例已达百分之七十。我国的机构投资者发展虽然相对比较晚,但近些年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迅速发展壮大,形成了基金、券商、券商理财产品、QFⅡ、保险公司、社保基金、企业年金、信托公司、财务公司等多样化的投资机构群体,这些主体已成为资本市场中的重要参与者。值得注意的是,机构投资者行为是否是理性行为?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是否减轻了股市的异常波动?这些重要问题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本文首先按照时间顺序对国内外学者关于机构投资者和股票市场波动性的理论和文献进行了梳理,接着从行为金融理论和有效市场假说对机构投资者影响股票市场波动的机制进行了分析与整理,然后基于这些理论采用面板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对股票收益率波动的影响作用,并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和异质性检验。异质性检验包括分行业样本的实证和分板块样本的实证,行业主要划分为房地产、工业、公用事业、金融、商业、综合,板块主要划分为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实证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确实有利于降低股票市场波动;行业分类后,综合行业的系数不太显著,房地产市场和工业市场中机构投资者的显著性更高,在房地产、商业、公用事业的回归系数比较大;板块分类后,创业板市场的系数不太显著,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市场也支持了机构投资者具有稳定市场这一观点。最后在实证结果的基础上为进一步规范机构投资者、稳定股票市场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点在于综合考虑了时间序列数据和截面数据,选取了沪深A股市场的1500只股票进行实证研究,将股票的收益率标准差作为面板回归时股市波动的度量指标,从公司个股层面展开研究使得对波动与持股比例的相关关系的研究更加具体;而且与大多数将上证综指或深证成指作为研究对象相比,个股的研究对稳定发展市场的具有更为直接的参考意义。另外,在实证分析过程中,本文将采用的数据按行业划分为了公用事业、房地产、工业、商业、金融和综合六类,按板块分为了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进行对比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股票市场内部得到研究结论,实证研究更加充实。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数据是季度数据,因此所有的数据都是按照季度整理的。但是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并不是一段时间保持不变的数值,这样处理可能会影响研究结果。另外,一些可能会影响股票收益的因素如企业董事会的学历、年龄等较难获得,在实证中并未考虑,对研究结果可能也会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