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训是指学校确定的对全体师生员工具有指向和激励意义的、反映学校办学理念的、高度凝炼的词语或名言。大学校训,是一所大学独立思想、传统精神和办学特色的集中表述,是一所大学所锤炼的对全校师生员工具有导向性、规范性、勉励性的训示、号召与要求,是一种赋予大学以生命、品格与范型并深刻体现了其办学旨归、治学传统、文化底蕴、团体精神、社会责任和学校个性化特色的校园精神文化形态。大学校训,是学校文化传统和办学理念的沉淀,了解一所大学的校训,可以直接触摸到该校最核心的灵魂和特质。解读大学校训,成为研究我国大学校园文化和办学特色的一把钥匙,是院校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丰富高等教育理论具有重要意义。重视大学校训文化建设,对于凝炼与提升大学精神、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至关重要。笔者通过各种方式搜集了国内外600所大学的校训及其相关资料,对我国大学校训文化进行了深入解读。首先,梳理了我国大学校训的发展历史。我国古代书院的“院训”可以视为我国大学校训的雏形。我国近代大学校训可以划分为教会大学校训、国立大学校训、私立大学校训、解放区大学校训四类,它们各具特色。解放后我国大学校训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批判、动乱与迷失自我阶段、自我意识苏醒阶段、文化自觉阶段。进入21世纪以来,高校校训文化建设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我国大学校训文化日益深厚。其次,分析了我国大学校训的产生方式。我国大学校训的产生方式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四种:名人名言铸入、国家领导人题词、创办人或校长提出、民主集中决定。复次,从哲学的高度阐述了我国大学校训中蕴涵的认识论理念内涵、政治论理念内涵和道德论理念内涵。再次,研究了我国大学校训的功能。大学校训对于大学自身具有教育功能、宣传功能、导向功能和凝聚功能,对于社会具有辐射功能和引领功能。在此基础上,考察了我国大学校训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笔者认为,当前我国大学校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雷同化、口号化、宽泛化;追求真理色彩不浓,为国家为社会服务意识不强,对个体人文关怀不够,对学术自由呼唤不足等。存在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有:社会大背景的影响,学校领导对校训重视不够,大学自身定位模糊以及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等。针对以上问题及其原因,笔者提出了优化我国大学校训的建议。首先,要充分发挥已有大学校训的功能,学校领导要成为校训精神的倡导者和推动者,学校师生要成为校训精神的传播者和实践者,要开辟校训教育的多种途径。其次,构建新的大学校训要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即凝炼性与多样性的统一,共同性与独特性的统一,稳定性与时代性的统一,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