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毒糖蛋白DNA疫苗的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bomud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人兽共患的全球性传染疾病,存在于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 2016的统计数据,全球每年大约有59000人死于该病,其中95%发生在亚洲和非洲等发展中国家。狂犬病是一种在出现临床症状后几乎100%会致命的病毒性传染病,因此研制狂犬疫苗对于预防与控制狂犬病毒传播是非常必要的。糖蛋白(G)是狂犬病病毒唯一能诱导宿主产生中和抗体的蛋白,也能有效的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并决定病毒的毒力。近些年的实验研究显示,天然的狂犬病毒糖蛋白(G)是以三聚体形式存在的跨膜糖蛋白,然而可溶性G蛋白单体的免疫原性和保护性效果并不十分理性,表明狂犬病毒G蛋白的有效免疫原性是非常依赖G蛋白三聚体空间构象的完整性。Fibritin foldon(Fd)是T4噬菌体fibritin蛋白质的结构域,能够辅助fibritin蛋白质形成三聚体,并通过氢键、疏水相互作用和盐桥的方式来稳定天然三聚体结构。利用foldon的这种性质,融合可溶性蛋白质形成三聚体,帮助并稳定目的蛋白形成正确的、免疫原性更高的构象,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与预防效果。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流感病毒糖蛋白,HIV-1,RSV糖蛋白等,并获得理想的效果。自1994年以来,DNA疫苗已被提议作为用于预防传染性疾病便宜、有效的策略,且其可行性已经在许多动物模型中被验证,并被用于人类病毒疫苗临床试验中。经过二十多年的研究,证实了 DNA疫苗对多种感染性(病毒,细菌和寄生虫)和非感染性(过敏和肿瘤)疾病能引起有效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同时DNA疫苗具有成本低,设计和管理简单,生产相对较快的优势,为DNA狂犬疫苗领域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本文以真核VR1012质粒为载体,分别构建了 G蛋白全长(mRVG)质粒,G蛋白截断型(包含有分泌信号肽和胞外区,mRVGst)质粒,具有foldon结构域的G蛋白融合(tRVGst-LI、tRVGst-IQG8)质粒。重组质粒能表达不同大小的G蛋白,以CpG为免疫佐剂,对BALB/c小鼠进行免疫。经过3次免疫后,结果显示,小鼠产生了较强的IgG水平,mRVG(全长型抗原)免疫组抗体IgG是mRVGst(截短型抗原)免疫组抗体水平的1.6倍,是tRVGst-LI、tRVGst-IQG8(融合型抗原)免疫组的1.4倍;tRVGst-LI与tRVGst-IQG8免疫组分泌的IgG抗体是mRVGst(截短型抗原)免疫组的1.4倍。经过抗体分型以及细胞因子检测后,实验结果显示本实验DNA疫苗产生了较强的Th1细胞免疫应答。通过快速荧光灶抑制试验(RFFIT)检测中和抗体(RVNA)活性,并通过颅内攻毒实验研究该DNA疫苗的保护力。结果显示,融合型抗原tRVGst-LI、tRVGst-IQG8中和抗体水平是9.3 IU/ml和12.7 IU/ml,保护力是50%~67%,免疫效果优于截短型抗原mRVGst的4.3 IU/ml,16.7%,但是弱于全长型抗原mRVG的17.4 IU/ml,保护力83.3%。表明foldon结构域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加可溶性融合G蛋白的免疫原性,但是G蛋白的免疫原性不仅与胞外区有关,还与跨膜区及胞外区有关,即更依赖于结构的完整性。
其他文献
随着国门的打开,中国武术也开始走向国际,并被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可和接受。然而,在中国武术走向国际化的过程中面临着一些问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武术国际化发展。本文就中
研究背景:KRAS 是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C)中最常突变的癌基因(~95%)。该基因位点的突变对于人类和小鼠的胰腺肿瘤起始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研究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说过"吾日三省吾身……""三思而后行"等。他在《中庸》更明确提出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些都强调教学反思的重要性。也正因
<正> 一、商业银行内部评级体系 的发展 银行内部评级体系的核心是信用评估方法,数据的收集、IT系统的建立以及信用风险控制流程等都围绕着一定的信用评估方法而展开。传统的
文章介绍了公文中容易产生歧义的几种情形,以期引起公文制作者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