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知识经济和服务经济越来越发挥它们主导作用,文化创意产业以其创新、融合、开放的产业特征,正日益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但是,与传统的产业实践相比,我国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认识还不够明晰,已有的研究仅限于对文化创意产业经济现象的描述。本文以北京、上海、深圳为例,分析了城市中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现状与特征,阐释了城市更新与创意产业的相互推进作用,并从文化创意产业与经济的关系角度出发,指出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文化创意产业是一个新兴的、“以人为本”的产业形态,是将文化、科技、信息高度融合的高附加值产业,它超越了传统的物质经济所涉及的范畴,而从属于精神经济范畴。这也使文化创意产业具备了其他产业所没有的独特属性——以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为主导的精神经济特征。从这个角度,本文对文化创意产业自身的特征进行了分析。精神产品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这个独特的属性决定了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创新和文化的双重特征以及高渗透性、低污染、低消耗等特征。产品的多重属性使文化创意产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显得尤为重要。文化创意产业通过知识增长和人力资本的提高,间接的推动了整个经济实现结构性转变,还对经济增长速度与质量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形态,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三次产业之间都存在着交叉与融合。它通过创新和创意这两个核心增长要素,对下游产业表现出较强的渗透性,且还有效带动了上游产业的发展。所以,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新经济时代的代表性行业,有着作为支柱产业进行培育的先天条件。这种先天条件除了表现在文化创意产业对其它产业的带动作用外,价值创造功能也是其又一优势所在,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后,可以提高传统产业的附加值,推动传统产业的升级。以上述研究为基础,本文最后提出了我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些政策措施,包括对文化产业的组织模式的创新、与传统产业的融合互动、大力发展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开发利用文化资源等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