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过渡金属催化剂电催化合成氨和有机物性能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72814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化学催化技术是通过控制施加偏压高效地获取清洁能源和合成高附加值化学品的技术,具有能耗低、环境友好和工作条件温和等特点。电催化合成反应的核心是设计并制备出对特定反应具有高活性、高选择性和高稳定性的电催化剂材料。过渡金属基纳米材料因为具有特殊的电子结构和相对丰富的地球储量等优点,通过元素掺杂、空位设计、界面调控、形貌和尺寸调节后,可应用于多种催化反应。氨是植物生长必需的含氮养料,维系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目前,工业合成氨主要以氮气和氢气作为原料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合成,不仅耗能高,而且产生大量温室气体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此外,对于生物质和石油衍生的有机物小分子等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学品的反应,也同样严重依赖于高温、高压的热催化生产方式。因此,发展环境友好、利用可再生能源的电催化技术,实现将氮气转化为氨和有机分子高附加值转化,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社会经济意义。本论文工作基于上述讨论,针对电催化氮气还原反应(Nitrogen Reduction Reaction,NRR)以及生物质平台分子电催化还原或氧化合成高附加值化学品的需求和特点,设计并制备了一系列高效过渡金属催化剂,获得了优异的电催化合成氨和高附加值化学品催化性能,并理论结合实验揭示了催化剂电催化活性机制。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取得成果如下:一、分别利用等离子刻蚀和阳极氧化法处理商业氮化钛粉体和商业铌金属片,得到氧原子掺杂的钛氧氮相(TiOxNy)催化剂以及原位生长在铌片上具有丰富氧空位的氧化锯纳米阵列薄膜(Nb2O5-NCF)。电催化NRR测试结果表明,这两种催化剂分别在-0.6 V和-0.4 V(vs.可逆氢电极,Reversible Hydrogen Electrode,RHE)的电位下获得最大 3.32×10-10 mol s-1 cm-2和 2.52×10-10 mol s-1 cm-2的产氨速率,法拉第效率分别达到9.10%和9.81%。15N同位素标记实验发现,TiOxNy催化剂产物中的氨主要来源于电催化NRR和催化剂晶格中的氮两部分,揭示了反应符合Mars-van Krevelen机制,即催化剂和氮气循环脱出氮原子形成氨气,降低了氮气分子中的氮氮三键活化能;Nb2O5-NCF催化合成的氨来自于NRR,然而电极在反应中发生了电致变色现象,导致产氨速率大大降低。表征发现,在电催化NRR过程中氧化铌由赝六方相转变为立方相,导致氧空位浓度下降和NRR性能降低。采用低温热处理或阳极氧化方式可以使电极恢复为初始晶相,展示了良好的循环重现性。二、通过液相化学合成法,制备了碳负载的铂修饰氧化钼纳米颗粒(Pt-MoO3/C)催化剂。结果表明,在-0.4 V(vs.RHE)电位下,Pt-MoO3/C展示了优异的肉桂醛C=O键选择性加氢合成肉桂醇催化活性,其转化率几乎达到99%,选择性为78%,法拉第效率约为50%。理论研究揭示,铂修饰的氧化钼催化剂中电子易在MoO3(002)表面富集,利于肉桂醛分子垂直吸附在催化剂表面,导致尾端C=O键优先加氢,因而提高了肉桂醇合成的选择性。三、通过浸渍、煅烧和硫化的方式,制备了碳负载的铂和硫化镍纳米颗粒(PtNiSx/CB)催化剂。结果表明,PtNiSx/CB在氧还原反应(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ORR)和 5-羟甲基糠醛(5-Hydroxymethylfurfural,HMF)氧化为2,5-呋喃二甲酸(2,5-Furardicarboxylic Acid,FDCA)反应中展现出优异的双功能催化活性。结合ORR和HMF氧化反应,利用PtNiSx/CB双功能电极组装燃料电池,在60℃下电池放电效率为2.12 mW cm-2,同时获得电能和实现高附加值FDCA的合成。四、为解决碱水电解制氢过程中氢氧混合问题,提出利用有机物氧化反应代替析氧反应(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OER)的解决思路。利用一步水热法在商业泡沫镍基体上原位合成了氢氧化钴纳米片(Co(OH)2/NF)阵列结构。结果表明,Co(OH)2/NF展示了优异的电催化氧化苯甲醇为苯甲酸活性。在1.7 V(vs.RHE)电位下,反应物转化率和产物选择性均可达到99%,电流密度高达100 mA cm-2,且产物在电解液酸化后可直接结晶析出。将该反应和析氢反应(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HER)耦合,可同时获得高附加值化学品和氢气,为解决碱水电解制氢过程中氢氧混合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其他文献
聚变堆以及第四代先进裂变堆候选材料核结构钢—铁素体/马氏体(Ferritic/Martensitic,F/M)钢会经受高达14 MeV的中子辐照。高能中子辐照不仅会造成严重的离位损伤,还会与基体元素发生(n,α)、(n,p)嬗变反应产生大量的氦和氢等嬗变元素。氦在金属中的溶解度很低,容易聚集在材料缺陷如空洞、位错和晶界等处,形成纳米尺寸的氦泡。氦泡通常会导致结构钢的机械性能降级,如加剧其辐照硬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具备优异柔性的新型压力传感器的需求愈加迫切。传统的基于硅基材料的刚性压力传感器,无法满足在特定使用环境下对形变的要求,因此在柔性电子器件领域的应用有较大的局限性。柔性压力传感器由于其高柔性、可延展性和便携性等优点在健康监测、可穿戴器件、电子皮肤和人体运动监测等领域都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近些年来柔性压力传感器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诸多柔性压力传感器仍然存在制备过程繁琐
磁场普遍存在于宇宙各个层次的等离子体中,磁能的释放过程构成了太阳以及恒星上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理解磁能释放过程不仅有助于我们认识太阳活动,提升空间天气预报的水平,也有助于我们对于磁场重联这一基本物理过程的理解。太阳活动过程中所产生辐射的准周期调制是理解磁能释放过程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本论文利用多波段高分辨率观测研究了两类不同尺度太阳活动中的准周期调制过程:其中一项是耀斑的准周期脉动,另一类是米粒尺度
碳纳米管因其独特的一维管状结构和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碳纳米管独特的电学性质(金属性或半导体性)与其手性结构紧密相关。为实现碳纳米管在电子器件中的应用,必须对其手性结构和导电属性进行精细控制。近年来,以钴(Co)基高熔点合金(如Co-W)为催化剂在单壁碳纳米管的结构控制制备研究中取得了显著进展,实现了高达97%的单一手性富集。然而,这类催化剂生长碳纳米管的机理仍不明晰,如催化剂
自锂离子电池商业化以来,其凭借多方面优势,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随着新能源汽车及储能产业的快速发展,锂离子电池的使用规模也迅速扩大。然而,锂离子电池在滥用条件下会触发极端的热灾害,即所谓的“热失控”。热失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热会传递至相邻电池,进而造成热失控传播,形成大规模的电池火灾、爆炸事故。对于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而言,热失控灾害事故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不利于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然而,目前仍缺少
当代显示技术对发光二极管(LED)提出了更高要求,需具备高亮度、高发射效率、高色纯度、广色域、波长可调、可溶液加工、低工艺成本及高稳定性等特点。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D-LED)和钙钛矿发光二极管(PeLED)正是满足这些显示技术要求的二极管。目前,CdSe基QD-LED外量子效率(EQE)已突破20%,PeLED性能亦取得长足发展。同时,大部分高效率的QD-LED均以ZnO纳米粒子薄膜为电子传输层
研究氧还原反应(ORR)动力学、开发具有更高活性且低成本的催化剂,对于聚合物电解质燃料电池(PEMFC)的大规模商业化和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实验室中ORR催化剂的开发日新月异,但真正能实现商业化应用的却极为有限。造成这一困境的主要原因有:一、ORR过程涉及复杂的4电子-4质子转移,现阶段对于相当多的实验结果仍没有统一、自洽的解释,对具体反应动力学尚缺乏定量的认识;二、PEMFC中O
20世纪80年代,美国研制出低C(<0.06 wt.%)含Cu(1.0~1.5 wt.%)的低合金高强钢(High strength low alloys,HSLA)。与传统碳化物强化的CrNiMo高强钢相比,含Cu的HSLA钢具备较高的强度、韧性和焊接性能,被广泛的用于舰船、石油平台等的建造。但是,含Cu的HSLA钢在获得峰值强度时,其低温冲击功较低,严重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因而,系统揭示含Cu合
Higgs粒子发现后,人们迫切希望精确测量Higgs粒子的属性,并且提出了多个Higgs工厂的计划,包括由我国高能物理界提出的质心能量为240 GeV的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CEPC)方案。CEPC的物理目标要求精确测量强子喷注,其能量分辨率需达到~30%/(?),这对探测器的性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CEPC探测器在基准设计方案中采用了粒子流算法(PFA)重建物理事例,从而实现对强子喷注能量的精确测量
在这篇论文的前半部分,我们构造三类带有特定算术性质的Ch(?)telet曲面。然后,我们用构造的Chatelet曲面来研究曲线上的Ch(?)telet曲面丛的带Brauer-Manin障碍的弱逼近性质和带Brauer-Manin障碍的Hasse原则性质。令L/K为一个给定的非平凡数域扩张。我们假设M.Stoll的一个猜想成立。我们构造一类定义在K上的光滑、射影、几何连通的三维代数簇。它们有K有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