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观察动痛点针刀松解术与常规针刺在治疗急性期肩周炎(风寒湿型)上的疗效,以探讨动痛点针刀松解术治疗该病的理论机制和临床价值,为动痛点针刀松解术的临床运用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筛选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就诊于湖北省中医院光谷院区针灸科门诊及住院部的急性期肩周炎(风寒湿型)患者,纳入72例,采用完全随机对照设计,1:1分为动痛点针刀松解术组和常规针刺组,最终动痛点针刀松解术组完成35例,常规针刺组完成36例。动痛点针刀松解术组每周治疗2次,2次为1疗程,常规针刺组,每周治疗5次,1周为1疗程,均治疗4疗程,均随访6周。分别对两组患者基线期、治疗后、随访期FPS-R等级分布、VAS评分、杨树萱肩周炎功能评价指标,WHOQOL-BREF积分、针灸/针刀安全性评价等指标进行记录,运用统计学分析,观察两组疗效。结果:1.基线资料: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及主要和次要观察指标等资料无差异(P>0.05),有可比性。2.FPS-R等级分布:两组组间比较,在治疗后、随访期FPS-R等级分布无差异(P>0.05);两组组内比较,在治疗前后动痛点针刀松解术组有差异(P<0.05),而常规针刺组有显著差异(P<0.01),在随访期与治疗后FPS-R等级分布均无差异(P>0.05),而随访期与治疗前FPS-R等级分布均有显著差异(P<0.01)。3.VAS评分:两组组间比较,在治疗后、随访期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比较,在治疗前后对比、随访期与治疗前对比中VAS评分有显著差异(P<0.01),在随访期与治疗后VAS评分均无差异(P>0.05)。4.杨树萱肩功能评价:两组组间比较,在治疗后肩功能评级分布、肩功能活动度总评分有显著差异(P<0.01),内旋、外旋活动度评分无差异(P>0.05),患手摸耳、患手反摸背活动度评分有差异(P均<0.05),在随访期肩功能评级分布有差异(P<0.05),肩功能活动度总评分有显著差异(P<0.01),肩关节各项活动度评分无差异(P均>0.05)。两组组内比较,在治疗前后、随访期与治疗前肩功能评级分布、肩功能活动度总评分、肩功能四项活动度评分均有显著差异(P<0.01),在随访期与治疗后,两组肩功能活动度总评分均有差异(P<0.05),肩关节各项活动度评分无差异(P>0.05),但常规针刺组肩功能评级分布有显著差异(P<0.01),动痛点针刀松解术组肩功能评级分布无差异(P>0.05)。5.WHOQOL-BREF积分:两组组内在治疗前后对比、随访期与治疗前对比均有显著差异(P<0.01),而在随访期与治疗后对比无差异(P>0.05);两组在治疗后、随访期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1.动痛点针刀松解术与常规针刺均对肩周炎有着良好的改善作用。2.动痛点针刀松解术组与常规针刺组在VAS评分、FPS-R评分改善上均有良好的疗效,但常规针刺组在FPS-R评分改善上更为显著;两组在VAS评分、FPS-R评分远期改善均得到了保持。3.动痛点针刀松解术组与常规针刺组在肩功能评级、肩功能活动度总分改善上均有显著疗效,但动痛点针刀松解术组在肩功能活动度总分改善上更优;两组在肩功能评级、肩功能活动度总分远期改善均较好,而常规针刺组肩功能评级远期改善程度更优。4.动痛点针刀松解术组与常规针刺组在肩功能各活动度改善上均有显著疗效,但动痛点针刀松解术组在患侧反手摸耳、患手摸背的改善上较常规针刺组更优,两组远期改善均得到了保持。5.动痛点针刀松解术组与常规针刺组在WHOQOL-BREF上均有显著改善,远期改善得到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