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我国社会转型,诚信缺失问题已成为社会矛盾凸显期中频发的顽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离不开诚信价值观的塑造,全面深化改革离不开诚实守信作为市场经济运行的黄金准则。当前,网络生活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媒介,它成为商业活动的新兴平台,它为社会交往提供便利途径。与此同时,现实生活领域各种矛盾与问题已延伸至虚拟世界并呈扩大趋势,影响了健康的互联网生活,其中诚信问题尤其突出,诚信缺失问题在现实生活与网络生活间交织,给我国民众社会生活带来严重危害。弥补技术漏洞无法从根源上解决网络社会的诚信缺失,诚信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的问题而不是技术的问题,解决人们观念与行为的问题需要依靠教育。因此,网络社会诚信建设离不开网络诚信教育。笔者通过对以往相关研究的梳理发现,当下网络诚信教育的研究与探讨集中以学校教育为视域,多以大学生群体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于社会教育、中小学教育中的网络诚信教育研究尚少,而这些恰恰是我国网络诚信教育的薄弱环节。本文所使用的研究方法涉及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本文的主体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在梳理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网络虚假新闻、电子商务诚信问题以及社交网络诚信问题的现状扫描,透视网络社会各个领域诚信缺失问题的危害性;第二部分从网络社会的自身特性、网络监督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以及网络诚信教育的不足与缺位三个方面分析网络诚信缺失现象的原因。尽管网络技术自身漏洞是引发网络诚信危机的客观原因,但网络诚信问题归根到底是使用网络的人的诚信问题,因而制度监管的不完善、网络诚信教育的不足与缺位等主观方面是导致网络诚信危机的主要原因,也是治理网络诚信危机的突破口。第三部分以期从教育的视角,着重从学校教育视角出发,探索国民教育全过程中网络诚信建设的有效途径。笔者认为,网络诚信教育需要贯穿国民教育的全过程。首先,要重视中小学阶段的网络诚信教育,在计算机普及教育中增设网络伦理教育的内容。其次,加强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从校园网络文化、网络课程教育及校园网络管理制度等方面着手,强化大学生的网络诚信意识。此外,社会教育也应当承担起网络诚信教育的责任。研究网络诚信教育在理论方面拓宽了诚信问题的研究视野、丰富了公民道德教育的内容,在现实社会生活方面为化解社会诚信危机探索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