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书借助“人类学式的历史学”方法,从社会文化史的视角,思考风水文化事象与福建近世乡土社会的特定族群或个体的认同、分类意识以及社会文化秩序构建的关联问题,以再现风水的知识、观念和信仰在长时段的乡土变迁中所生的文化图像。 作者也尝试将有关风水知识、观念和信仰的叙述置于中国思想史的背景之中,反思神秘的风水文化与中国“连续性文明”的内在联系,以呈现一般意义上的民间宇宙观念、信仰和思想世界的实态相。除绪论和余论外,各章的内容简介如下: 第一章:从边陲地区移民的开发进程的社会大背景中,考察风水信仰与乡土社会历史的互动关系。在东南边陲地区,风水观念、信仰具有鲜明的地域底色,跟移居汉人聚居的习惯和注重神灵祭祀的传统具有亲缘关系。在走向“土著化”或“在地化”的过程中,移居汉人借助风水观念、信仰,改变闽越土著“尚巫机鬼”的原声音频,完成了“因土成俗”的意义转换,确立了在地意识或诸野意识。随着聚居形态的发展和人地矛盾的加剧,乡族意识也得以在近世乡土社会中滋生、勃兴,从而加剧了有限的风水资本的争夺,并深刻地影响着地域的民间信仰形态。 第二章:描述两大风水流派在近世乡土社会的地域扩展进程中相抗而又兼容的总体态势,从中呈现风水在区域的信仰情态中的文化意义。该部分结合社会史和数术史,对两大流派的观念系谱的特质及人文意义进行现象学式的描述,反思两大流派如何在信仰化的实践中达成在地化的文化表述,从而构成一般意义上的风水知识和风水认知。本章也尝试换位研究,让民间风水专家与研究者进行“对话”,把握风水专家在社会变迁中的总体的文化态度和价值判断。风水流派在民间走向模糊化的共同趋势,意味着古代以“民神杂糅”为特征的神灵与祭祀传统顽强的渗透力。 第三-四章:从构成近世乡土社会文化网络之环的通书、灵签、安镇符咒、竖造及丧葬仪式、乩示文本等入手,细部地探寻普遍意义上的风水知识、观念的乡土社会记忆是何以可能的,即分析风水知识、观念如何借助相关的宗教或巫术仪式,逐步地深耕化为一种信仰民俗。各类与风水相关的仪式行为,是近世乡土社会文化变迁过程的聚态反映。风水知识、观念为乡土社会所承认、接受并转变为民俗信仰的过程,乃是种价值转换及意义再生的过程。在传统礼教或祭祀观念的“以家达乡”过程中,诸如风水先生、择日师、礼生等扮演着“文化媒人”角色,甚至是第一媒介者。 第五章:分析了风水信仰与近世乡土社会的士绅阶层的文化空间构建的关系问题,特别是记录了士绅各类的风水实践和风水表述,藉以反思风水信仰何以构成一种沟通精英与俗民、王朝(国家)与社会的文化桥梁,进而影响地方的社会和经济的变迁方式。士绅阶层是一个积极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文化群体,他们在将风水知识、观念内化为自身的信仰之际,亦把风水信仰视为一种意识形态来操弄,以使区域的公共或私人场域充盈着自身所赋予的意义与价值。“义”(理)字只是一种带有表演成分的集体表像,“利”(欲)字才真实地书写着士绅的灵魂。 第六章:借助契约文书及典型的家族个案,细部地剖析风水信仰与近世乡土社会的秩序构建和家族发展的关联问题。近世乡土社会秩序的构建模式部分地受到了风水观念图式的制约和安排,从而在“破坏/整合”之相对的向力之中维持其动态的平衡。风水观念、信仰为家族或房派及乡族势力的发展空间提供了一套圆融自足的文化解释机制。祖墓、祠堂风水的象征营造跟“房/家族”的系谱模式和功能形态有着内在的关系。家族与房之间天然存在着的“凝聚/分裂”张力,以及风水术本身的房分差别理论,形成了祖墓或祠堂的风水崇拜的“箭垛化”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