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理论和国际经济失衡现状的研究,认识到在经济高度相关的情况下,实行国际经济政策的协调是必要的。不同汇率体制下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用不同,财政和货币政策更侧重于对国内经济的调整,在政策发生改变时会对国内经济产生较大的冲击,因此,在国际经济失衡的情况下,通常会把汇率调整作为首选。由于我国高额的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许多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对中国冠以“汇率操纵国”的帽子,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承受着巨大的国际压力。而日本应对国际经济政策协调压力的经验教训也表明,一国对经济政策的选择会给本国和世界经济带来巨大的影响。通过汇率的“协调安排”来实现国家间政治经济关系的协调是一种相当普遍和重要的机制。国际经济政策协调中国家所处的地位决定了该国从政策安排中能够获得的益处或是失去已有的优势。汇率调整需要国内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套。汇率的不谨慎升降对一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甚至世界经济的增长都将产生较大的消极影响。最后,本文对国际经济政策协调下的人民币汇率体制安排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首先从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的必要性方面予以阐述。由于汇率固化会给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和调控带来潜在的不利影响,人民币升值已不仅仅是国际社会的要求,也成为了中国经济继续稳定发展的要求。其次,回顾了2005年以来的汇率体制改革,在没有引起市场动荡的情况下,基本确立了一个规范化、市场化的汇率形成机制框架。再次,分析了国际经济政策协调下应坚持的人民币汇率体制分析——坚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最后,阐述了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体制的认识和措施,包括提高人民币浮动弹性、进一步释放人民币升值压力、明确汇率政策目标,调整央行外汇市场干预方式,增加汇率安排的信息透明度、调整外汇储备结构,改变货币错配的状况、应对国际经济政策协调,在改革人民币汇制的同时,推进相关配套政策改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