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9井区西山窑组油藏开发调整方案研究

来源 :长江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popwoool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内油田开发进程的持续,常规中高渗油藏开发逐渐进入中高含水开发期,产量递减快、稳产基础薄弱,开发调整难度日益加大,已不能满足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能源的迫切需求。此时,以往被认为不具备开发价值的低渗特低渗油气藏逐渐开始进入石油科技工作者的研究视野。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低渗透油气资源也非常丰富,分布范围广,具有很高的开发研究价值,目标油藏新疆油田彩9西山窑组油藏亦为此类油藏。
  和常规中高渗透油气藏相比,低渗透油气藏具有小孔喉连通的孔隙体积所占比例大、比表面积大、岩石表面处油膜量大、毛管力影响显著、贾敏效应显著、卡断现象严重、可动流体饱和度小等渗流环境特征,低渗透油气藏渗流过程中存在非达西特征、两相渗流特征、流固耦合特征及渗吸特征。也正是由于这些渗流环境和渗流特征的存在,低渗透油藏开发过程中也具有不同于中高渗透油藏的特征,主要有天然能量不足、注水井吸水能力低注水见效差、油井见水后产量递减严重稳产困难、裂缝性水窜严重、低含水阶段含水上升慢为主要采油期等特征。
  为了提高潜力巨大的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国内外油田开发地质工作者进行了大量室内和矿场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实践成果。目前,国外在开发低渗透油藏方面的主要做法技术有:合理部署注采井网、采用小井距、注气开发、高孔密射孔技术、水平井开采技术;国内在开发低渗透油藏方面的技术主要有:地层裂缝描述及优化注采井网技术、从钻井完井注水到各种作业实施全过程油层保护技术、高效射孔技术、整体压裂改造技术、开发方案采取小井距密井网、注采同步早期注水、水平井开采技术等。在采取一系列开发技术的基础上,针对低渗透油气藏,国内外还研究形成了一系列提高低渗透油气藏采收率技术,包括聚合物驱采油技术、多元复合驱采油技术、微生物采油技术、注气采油技术等。
  彩9井区西山窑组油藏于1992年4月在彩002井西山窑组试采获得工业油流,进而被发现,为一被断裂切割而复杂化了的低幅度背斜油藏。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162.75×104t,具低孔、低渗、局部微裂缝发育等特征。油藏自1993年以300m反九点井网投入开发,截止2012年8月,该油藏共有油水井307口,其中油井235口,开井数60口,开井数占油井总数的25.5%,日产液水平722t,日产油水平76t,综合含水89.8%,采液速度1.22%,采油速度0.13%,累积产液951.7×104t,累积产油489.6×104t,采出程度22.64%。
  彩9井区西山窑组油藏为低渗.特低渗油藏,地质情况复杂,部分区域天然微裂缝发育、储层水敏现象严重。早期开发过程中,由于对油藏地质特征认识存在有一定偏差,采取了大井距开发、强注强采、未进行防膨注水等开发政策,导致目前采油速度和动用程度均处于较低水平,开发效果极差。具体表现有:(1)关并多,油井利用率低,储量动用程度降低;(2)油藏水驱效果变差,预测采收率远远低于标定水平;(3)储层伤害严重,渗流能力大幅下降;(4)现有注采井网适应性差。
  为了改善油藏开发效果,提高彩9井区西山窑组油藏最终采收率及开发经济效益,本次研究在前期进行油藏动态分析的基础上,对开发历程及开发现状进行了阐述,试图寻找造成目前较差开发现状的控制因素。并对前期开发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地质工艺调整措施进行了分析评价,通过分析调整前后井组产量变化情况,指出了这些调整政策的优劣所在,用以指导后期调整政策的确定。
  同时,文中还运用经验公式法、水驱曲线法、童氏图版法、递减曲线法等方法对油藏采收率进行了预测,各种方法取平均值得区块采收率预测值为26.25%,可采储量567.72万吨。运用油藏相渗曲线,求得了油藏水驱油效率43.1%,这是彩9西山窑组油藏所能达到的最大采收率,也是彩南油田开发调整的潜力所在。
  结合前期分析统计结果及甲方地质专家建议,基于对单井累产油影响因素较大的有效厚度、初始含油饱和度加权,并参照构造位置、注采井网类型、沉积微相分布等进行了油藏分区。分析表明,油藏中南部位于高部位、油层厚度大、沉积微相多为水下分流主河道、砂体分布较为均匀、裂缝发育少,为高产稳产区,也是目前开井数集中、目前产能主力贡献区域。中部区及行列区也有潜力可循,中部区由于目前注采比已较高,靠常规水驱开发来改善开发效果已无显效,后期调整可考虑气驱或间注。行列区前期强注强采,导致油井大面积水淹水窜,关井多,下步要从水井调剖、油井堵水方面下工夫。边部区位于油藏边部,有效厚度薄,剩余储量小,主要考虑储层改造。
  根据前期动态分析及油藏评价研究成果,优选加密试验区进行加密及上返调整进行油藏数值模拟试验。模拟结果表明,方案三、四结合实施,将会取得最佳的经济开发效果,即:先在原反九点井网的边井和角井连线上加密水井,加密后成为不规则井网,局部构成菱形五点井网。后期利用三工河组油井上返到西山窑组,形成构成三角形井网、五点井网和菱形五点井网相结合的井网组合方式。
  油藏中部区微裂缝发育,且多为高角度裂缝,大部分油井高含水关井,水驱开发调整已无较大潜力,根据空气驱油藏适用条件可知,该部分区域可进行注空气驱油矿场试验,根据试验结果确定是否大面积推广。另外,进行了低渗透油藏开发井网部署一步到位的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对低渗透油藏来说,开发早期就采取小井距部署井网,比开发中后期进行井网加密,能取得更好的最终开发效果,油藏最终采收率更高。
其他文献
学位
为进一步了解海南岛河流沉积物的物质来源控制因素,对该区沉积物进行了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探讨了其地球化学特征。在研究区20条主要河流中获得了 48个沉积物样品,常量元素测试使用ICP-OES(Iris Intrepid Ⅱ XSP,Thermo)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使用ICP-MS(Perkin-Elmer ELAN DRC Ⅱ)进行测定。河流沉积物地球化学成分经上地壳(UCC)标准化后显示出CaO、N
学位
寒武系海相碳酸盐岩地层是塔里木盆地深层油气勘探的关键层位,本论文针对塔里木盆地西北部柯坪地区肖尔布拉克剖面的下中寒武统地层,通过微观观测分析了地层的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总有机碳含量(TOC)以及碳氧同位素数据,对目的层碳酸盐岩形成的沉积环境、海平面的高度变化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此外,本论文还分析了全球背景下碳同位素的地层相关性和负漂移,结果显示寒武系玉尔吐斯组、肖尔布拉克组、沙依里克组的碳
学位
四川盆地及周缘页岩地层油气勘探是现今和未来勘探的重点领域之一。测井技术在页岩气勘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测井评价页岩储层面临诸多挑战,如矿物组分复杂,不同盆地页岩油气储层的矿物含量差别很大;传统的常规测井孔隙度计算方法不适用于页岩储层;电阻率法不适用于计算页岩含油气饱和度;可压裂性的影响因素较多,难以建立连续且完整的页岩储层可压裂性评价方法等。目前研究区还未形成完善的、系统的、具有较强普适性的页岩气
学位
大量的生产实例表明,实际沉积地震地层大多会呈现出地震各向异性特征,至少是弱各向异性。忽略介质的各向异性会导致速度提取不准确,成像精度下降。由于采集孔径、复杂构造和有限波场带宽的影响,常规偏移方法只能对地下构造模糊成像,通常只能提供较准确的地下构造信息,难以满足岩性油气藏勘探开发的需求。最小二乘偏移采用模型匹配数据的思想,将成像视为最小二乘意义下的反演问题,通过共轭梯度法等迭代使误差函数达到最小,得
学位
石炭-二叠系是大港探区重要的生烃层位,目前已在乌马营、歧口凹陷等地区发现油气藏,说明上古生界有良好的生烃潜力和勘探前景。但由于多期次构造运动,导致烃源岩分布、油气生成过程和油气资源潜力等仍存在问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利用井下样品、测井和分析测试资料,结合探区的构造与沉积背景,评价和预测了烃源岩的特征与分布,总结划分出4种生烃过程类型,并利用生烃热模拟实验得到了烃源岩生烃强度,从而计算了9个评
学位
川东北地区须家河组天然气分布明显受到断层和裂缝的控制,开展须家河组断层和裂缝与天然气成藏关系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合利用岩心、单井、野外露头和三维地震等资料,对研究区须家河组断层和裂缝与天然气成藏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根据主干剖面地震资料,按照切割层位将切割须家河组的高角度逆断层划分为Ⅰ类和Ⅱ类。Ⅰ类断层主要切割上二叠统至中侏罗统,仅发育于通南巴地区;Ⅱ类断层主要切割中三叠统至下侏罗统,在全区均
学位
喇嘛甸油田南中西二区位于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大庆长垣北部,研究层段葡萄花I油层组2小层为典型的辫状河沉积,目前综合含水率近95%。展开储层建筑结构精细研究,建立准确的三维地质模型,进而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油田开发具有重要作用。基于研究区的地质特征,在综合野外及卫星资料的基础上,本文综合岩心、测井、钻录井等资料,开展精细地层划分对比工作。逐级次推进储层构型研究,将研究区辫状河沉积划分为心
学位
全波形反演方法(Full Waveform Inversion)利用地震波的振幅和相位信息,通过迭代更新模型参数使实际地震记录和合成记录的差值最小,得到可靠的模型参数。它具有高分辨率、高精度的反演特点,可以给叠前时间、深度偏移提供高精度的速度场,为岩性判断和油气藏识别提供可靠的速度数据。近年来,地震勘探目标越来越复杂,对地震勘探技术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由于实际地球介质是各向异性的,大多数沉积岩都可
学位
TiO/膨润土复合光催化材料是近年来颇受国内外专家关注的半导体光催化剂之一.它具有较大层间距、孔径、表面积和高表面活性性能,所以在光催化氧化、催化剂及催化剂载体、选择吸附剂、分子筛、电化学、光学元件等领域显示出广阔的应用潜力.本论文以钠化改型后的辽宁某地钙基膨润土为载体,采用微波合成法制备TiO/膨润土复合光催化材料,并借助X-射线衍射(XRD)分析、比表面积测定、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