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期农民的思想道德建设——以辽宁省农民的道德现状为例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e2009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民道德建设不仅是公民道德建设和新农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文明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当下中国农村正在经历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农业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农村中的社会矛盾在各领域中全面显现出来,思想道德规范约束的作用在农业社会转型中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真空。新时期的农民正在努力从现在的矛盾中寻找希望,希望在冲突中走出道德的困境。鉴于此目的本论文根据时代的变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以党中央倡导的公民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为根据,全面贯彻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对农民现存的道德现状和道德建设过程进行深入而全面系统的理论分析,希望为中国农民的道德建设提供一些具有一定价值意义的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途径。  首先,笔者利用暑假期间深入到辽宁省广大农民当中,进行了一次范围广泛的实证调查,以典型的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求证,本文从接受调查的对象、不同区域、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等方面入手,了解农民的道德现状;其次,通过探析,进一步研究了造成辽宁省农民道德现状的原因,在这一部分研究中,对农民道德建设中出现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和专门探讨,希望能够引起农民道德建设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为农民道德建设和道德修养水平的提高提出理论建议,最后,本文在前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民道德建设的途径和具体措施,希望能够为我国新时期农民的道德建设提供一定的具有价值的借鉴,为新时期农民的道德建设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其他文献
西部民族地区是我国贫困最集中也是最深重的地方。可以说,西部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首先是一个经济问题,反贫困当然要从经济入手。但是,在经济上存在解决贫困问题的可能性就一定可
论文从认识论的角度,对量论因明学和休谟怀疑论进行比较。文章首先对两者之产生背景进行介绍,旨在弄清两种哲学之创建目的所在。随后,本文用大量的篇幅研究两者在人类认识方面的
在我国企业的发展进程中,有不少所谓创新型企业曾经兴盛一时、昙花一现,究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是缺乏支撑企业持续创新的企业创新精神。本文以马恒昌小组精神为案例深入研究并揭示其精神特质的结构,认为马恒昌小组精神特质的结构分为不可分割的三个层面:精神信仰层,共产主义精神信仰和理想。这是马恒昌小组全体成员的人生坐标,即马恒昌小组精神本质;精神气质层,无产阶级的集体主义态度和原则。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