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龙矿集区位于西藏改则县物玛乡境内,构造位置位于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北侧、羌塘地块南缘。本文选取矿集区西南部的地堡那木岗矿床和拿顿矿床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地堡那木岗矿床钻孔DNZK6428和拿顿矿床钻孔NDZK0001,进行详细的岩相学、矿相学研究以及矿床地球化学研究,以探究其矿床成因。主要取得如下认识:(1)地堡那木岗铜金矿床为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赋矿岩石为花岗闪长斑岩,为一套高钾钙碱性—钙碱性过铝质岩石。金属矿物组合为黄铁矿、黄铜矿、斑铜矿、铜蓝、方铅矿、闪锌矿、硫砷铜矿、块硫砷铜矿、蓝辉铜矿、辉铜矿、砷黝铜矿等金属硫化物矿物和自然金;钻孔DNZK6428从浅部向深部可分为五个蚀变段:硅化段、高岭土化段、泥化段、硬石膏—方解石化段、青磐岩化段,蚀变矿物组合为石英、明矾石、高岭石、叶腊石、绿泥石、绿帘石、绢云母、碳酸盐矿物及白云母等。(2)拿顿金铜矿床为低硫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赋矿岩石为次花岗闪长斑岩,为花岗闪长质岩浆侵入早期安山岩岩筒中形成,为一套高钾钙碱性—钾玄岩系列过铝质岩石。矿床金属矿物组合为黄铁矿、黄铜矿、斑铜矿、蓝辉铜矿、磁铁矿、硫铜铋矿、硫铋铜矿、杂硫铋铜矿、银金矿、辉铋矿、铋华、方铅矿、辰砂、菱铁矿等;钻孔NDZK0001从浅部向深部可分为两个蚀变段:硅化—泥化段、云母—碳酸盐化段,蚀变矿物组合为石英、白云母、绢云母、绿泥石、方解石、白云石和粘土矿物等。(3)地堡那木岗矿床的成矿过程可概括如下:(1)岩浆侵位,来自岩浆房的花岗闪长质岩浆侵入地表浅部,冷凝形成了花岗闪长斑岩,伴随少量的黄铁矿化;(2)热液蚀变成矿,来自深部的岩浆热液携带成矿金属沿花岗闪长斑岩岩浆的侵入路径上涌,并浸入未完全固结的花岗闪长斑岩中,在400℃以后形成了硫酸盐蚀变和硫化物矿化。(4)拿顿矿床的成矿过程可概括如下:(1)岩浆侵位,来自岩浆房的花岗闪长质岩浆沿地壳浅部侵入,在早期岩筒处,一部分岩浆侵入岩筒,由于岩筒中温度压力急剧减小,形成了碎斑状次花岗闪长斑岩,这一期岩浆携带了一定量的金属矿物,在岩筒以下的岩浆则冷凝成了中细粒花岗闪长斑岩,并具一定程度的矿化;(2)热液角砾成矿,含矿的石英热液脉沿断裂构造侵入,并携带早期的次花岗闪长斑岩角砾,角砾石英脉带来的大量黄铜矿和黄铁矿在此沉淀,形成拿顿矿床的主要矿化区段,随后碳酸盐脉也沿断裂构造侵入,并形成了菱铁矿、辰砂等矿化。(5)多龙矿集区为一个典型的斑岩型—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低硫型浅成低温热液矿集区。在我国其他斑岩型成矿带,应该加强斑岩型与浅成低温热液矿床成矿组合的地质找矿工作;在已有的斑岩型矿床外围,可以以“缺位找矿”思想为指导,以该类型成矿组合的理论为支撑进行外围找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