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水蛭素对大鼠撕脱皮瓣存活影响的实验研究

来源 :泸州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46282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实验通过建立大鼠背部撕脱皮瓣模型,研究重组水蛭素对撕脱皮瓣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并探讨重组水蛭素在临床治疗撕脱皮瓣的应用前景。方法:选用健康SD大鼠108只,雌雄不拘,体重(250±50g),随机分为3组:2个治疗组(A组:重组水蛭素治疗组,B组:低分子肝素治疗组)和1个空白对照组(C组:注射用生理盐水组),每组36只,按40mg/kg体重、1%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以背部中线为准,蒂位于头侧,设计4cm×6cm大小的长方形随意皮瓣,蒂部行保护性固定后,远端用缝线固定于细铁棒后与精密称量的重物相连,施予均为8kg的牵拉力,时间均为10秒形成撕脱皮瓣模型,远端游离缘稍加修剪后原位缝合。分别于术后即刻、12小时、24小时、48小时于皮瓣蒂部、距蒂部2cm和4cm三等分点皮下均匀注射重组水蛭素(2mg/lml/皮瓣)、低分子肝素(2mg/lml/皮瓣),空白对照组同法给予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m1/皮瓣)。术后观察皮瓣表面毛发生长情况,淤血、肿胀情况,皮瓣存活面积;分别检测术后12h、1d、3d皮瓣远端组织内P-选择素含量,3d、5d、7d皮瓣远端组织内VEGF含量;高倍镜下观察术后12h、1d、3d、5d、7d皮瓣远端组织病理切片内毛细血管内炎性细胞聚集情况及微血栓形成情况。结果:1.大体观察:术后12、24小时3组皮瓣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绀、肿胀,空白对照组较两治疗组发绀、肿胀严重;空白对照组淤滞带界限较清晰,治疗组淤滞带界限不清。术后第5、7天,治疗组皮瓣远端发绀、肿胀逐步消退,存活良好。空白对照组皮瓣远端和周缘仍较肿胀,且呈暗黑色,质地变硬,表面毛发有脱失,未见毛细血管反应,趋向于坏死。术后第14天重组水蛭素组和低分子肝素组存活面积百分比分别为(86.07±1.30)%和(81.46±1.06)%,均比空白对照组(77.03±1.25)%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重组水蛭素组比低分子肝素组皮瓣成活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织学观察:术后12h:空白对照组镜下见组织内大片出血区,充血、水肿明显,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肝素组镜下见组织内片状出血、充血,水肿较明显,有较多中性粒细胞浸润;重组水蛭素组镜下见组织内点状出血,可见充血,水肿,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1d:空白对照组镜下见组织内大片出血区,充血、水肿明显,中性粒细胞呈团块状聚集,并可见早期坏死;肝素组镜下见组织内充血、水肿,中性粒细胞浸润等均较明显;重组水蛭素组镜下见组织内充血、水肿,可见数量不等的中性粒细胞散在存在。3d:空白对照组镜下见组织内大片出血,淤血明显,大量形成炎性肉芽组织,其中可见中性粒细胞散在存在;肝素组镜下见组织内淤血、水肿,有炎性肉芽组织形成,可见中性粒细胞散在分布;重组水蛭素组镜下见组织内散在淤血,出血少见,炎性肉芽组织形成,散在的少量中性粒细胞。5d:空白对照组镜下可见少量片状出血、淤血,可见微血栓形成,炎性肉芽组织水肿;肝素组镜下见少量淤血、水肿,炎性肉芽组织较成熟;重组水蛭素组镜下见少量淤血,炎性肉芽组织成熟。7d:空白对照组镜下见组织内微血栓形成,毛细血管闭塞,新生毛细血管少;肝素组镜下见组织内少量微血栓形成,有新生毛细血管;重组水蛭素组镜下见组织内新生血管增生活跃,肉芽组织成熟。3.P-选择素含量检测(pg/m1):术后第12小时、1天、3大,重组水蛭素组与低分子肝素组P-选择素含量分别为(129.740±12.302)与(151.584±12.409)(111.030±6.824)与(134.434±8.707)、(101.674±4.429)与(118.308±7.535),其对应空白组为(196.034±18.442)(162.087±14.485)、(132.473±8.142),第12小时、1天、3天重组水蛭素组与低分子肝素组和空白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VEGF含量检测:术后第3、5、7天,重组水蛭素组与低分子肝素组VEGF含量分别为(212.507±15.096)与(158.733±15.311)、(214.010±13.811)与(167.134±11.455)、(218.093±13.464)与(177.484±8.183),其对应空白组为(120.454±7.575)、(130.133±19.159)、(133.800±4.882),第3、5、7天重组水蛭素组与低分子肝素组和空白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注射重组水蛭素能有效抑制P-选择素的生成,减少炎性细胞的聚集,阻断微血栓的形成,改善撕脱皮瓣局部缺血、缺氧状态;减弱内皮细胞的损伤,促进VEGF的表达,刺激新生毛细血管增生,提高撕脱皮瓣的存活率。
其他文献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是一种有力的分化诱导剂,它不仅对胰腺细胞具有直接的营养作用,而且可通过促进血管内皮增殖和血管生成使受损的胰腺组织修复愈合。这就为急性胰腺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商业银行改革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总结已有的成功经验,对今后商业银行改革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金融功能视角回顾了商业银行改革
在我国水资源贫乏、供需矛盾日益尖锐的情况下 ,建立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水权制度 ,已成为践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和解决日趋复杂水问题的切实需要.提出了一套最严格水资
目的评估下肢远端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澳大利亚昆士兰州骨肿瘤中心43例小腿远侧1/3或足踝部恶性肿瘤的患者,评估术后生存率(时间)肿瘤复发率、保肢后肢体功能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难治性癫痫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195例难治性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96例
目的通过建立猪的急性心衰模型验证主动脉内反搏装置(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及主动脉旁反搏装置(paraaortic counterpulsation device PACD)的辅助效果。方法随机选择
魏晋南北朝时期西王母信仰与汉代相比成减弱的趋势,但并没有完全消失。在文人创作的小说中、道教的仙传中以及墓葬出土的铜镜与壁画中,都还能见到西王母信仰的存在形式。不同
研究目的:踝关节扭伤在体育运动中较为常见,导致踝关节重复扭伤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功能性踝关节不稳。目前,导致功能性踝关节不稳的原因还不确定。本研究对功能性不稳踝关节跖屈、
目的研究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时,舒芬太尼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择期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60例,年龄52~75岁,ASA Ⅱ或Ⅲ级,随机分为芬太尼
基因专利保护制度是法学界关注的新课题。本文从基因技术的可专利性、基因专利申请的实质审查、基因专利的归属三个方面展开分析 ,分别论述了是否应给予基因技术以专利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