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自愿性信息披露包括公司的财务和发展等相关信息,它由公司的管理层自主提供,属于强制性信息披露规则要求之外的信息。作为一个整体,自愿性信息披露深化并补充了会计信息。我国上市公司近年来才开始自愿性信息的披露,尽管披露的水平不断在提高,但披露的总体状况仍然不尽人意,应该想办法进一步提高。本世纪初,国内学者开始研究公司治理对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影响,但随着新《公司法》、《证券法》、新会计准则和股权分置改革的实施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愿性信息披露包括公司的财务和发展等相关信息,它由公司的管理层自主提供,属于强制性信息披露规则要求之外的信息。作为一个整体,自愿性信息披露深化并补充了会计信息。我国上市公司近年来才开始自愿性信息的披露,尽管披露的水平不断在提高,但披露的总体状况仍然不尽人意,应该想办法进一步提高。本世纪初,国内学者开始研究公司治理对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影响,但随着新《公司法》、《证券法》、新会计准则和股权分置改革的实施,以往学者的研究结论和现在学者的研究结论有所脱轨。因此,有必要重新研究这一问题,这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
其他文献
资本弱化是当前国际国内避税的一种更隐蔽的行为。它是指公司投资者为了达到避税或其它目的,在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上,降低股本的比重,提高贷款的比重,以贷款方式替代募股方式进行的投资或者融资。这样做的目的是利用税法上对利息和股息的税收差别待遇。即股息是在税后分配的,一般不能在缴纳企业所得税之前扣除,而利息一般是可以在税前扣除的。尽管利息支付也是要缴纳预提所得税的,但是利息的预提所得税一般低于股息,同时各国
股利政策是上市公司将税后收益在股东所得股利和留存盈利之间合理配置的策略,是上市公司融资政策、投资政策的逻辑延续。同时,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发放方式和水平也直接决定了股东投资者投资收益的形式和水平,因此,合理而又稳定的股利政策是树立上市公司良好形象和激励投资者持续投资热情的必要条件之一。可以说,上市公司股利政策恰当与否,对上市公司本身、广大股东和投资者以及整个证券市场的发展都有重大的影响。在理论分析方
2005年以来,股权分置改革稳步推进,不断深入,原先的非流通限售股纷纷获得流通,即限售股解禁。随着解禁后流通股票的不断增加,股东减持股票现象进入人们的视线。大股东纷纷在二级市场上抛售手中的股票,这种“减持潮”到底会对公司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文以2007-2009年的沪深两市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从终极控制权角度出发,研究了大股东减持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性质的终极控制人的减持行为会对公司
本文首先对国内外有关财务危机预警的现状做具体的分析,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然后再结合我国企业和资本市场的实际,确定适合本文对财务危机研究的方法。在以前有关财务危机预警的研究中,传统的统计模型的使用比较的广泛,此类模型受比如需要的严格的假设、样本选取等问题的限制,从而导致模型的泛化能力下降,在应用和准确性的方面都用很多的不足。鉴于粒子群优化算法和支持向量机在分类和回归研究方面优秀的表现和优势,本文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沉重的影响。很多人认为这次全球金融风暴的根源是银行业低估了次级贷款的潜在风险,一时间银行贷款问题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话题。债权人控制债务风险最直接也最重要的依据是企业对外发布的财务报告,财务报告的质量成为银行关注的焦点。会计稳健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特征之一并被认为是对会计实务最具影响力的原则之一。虽有众多因素对会计稳健性产生影
我国证券市场设立之初,股份制改革后的企业股份分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非流通股占有绝大多数比例,并且非流通股股份中国有股又占有较大的比例,因此上市流通的股份只占有较少部分。证券市场设立为上市企业资金筹集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缓解了企业资金短缺的窘境。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股权分置制度逐渐暴露了它的弊端。由于证券市场上的上市公司多为国有企业改制而来,国有企业中原本存在的缺陷渐渐成为阻碍企业发展的绊脚石。企业
公司治理一直是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同时又是个推陈出新的话题。相对于股权治理来讲,债权治理还处在被忽视的地位,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债权融资不仅是企业融通资金的一种方式,还具有公司治理的功效,债权治理与公司治理绩效存在着密切关系。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债权治理效应处于失效状态,也就是治理效应弱化与恶化的不合理现象,这都表明本论题的研究已提上日程,笔者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论述。(1
金融危机和公司舞弊案件的频频爆发使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焦点,从毫不相关到“大内部控制论”,从“环境论”再到“嵌合论”,历经漫长的发展历程后,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相融合成为美国、英国、中国等国家的研究趋势。聚焦国内,2007年,公司治理整改专项行动开展,要求存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企业公开发布整改报告。2010年,《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颁布,要求企业管理层编制内部控制有效性自评报告并聘请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很多的国家和组织相继颁布了内部控制框架和指南,其中一个鲜明的特点是这些法律法规中均指出了内部控制不再是仅仅限于传统的狭义的会计控制,也不再只属于会计或审计领域应该关注的问题,而是应从更加广义的视角去研究内部控制问题。而新制度经济学作为一个基础学科,自身处于不断的发展与变化之中,它更加接近于现实的前提假设使得其理论深入到各个学科和领域,而在内部控制理论研究领域其成果最为
随着近年来国内外一系列由于内部控制缺失、失效引发的财务舞弊、经营失败案例的曝光,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情况引起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一时间,内部控制似乎成为企业财务数据准确性、经营可持续性的衡量标志和一道保护伞。我国也适时的建立起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引导上市公司逐步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但是由于内部控制贯穿于企业的各日常工作活动中,外界很难直观的观察并判断内部控制实际水平的高低,因此,为了降低信息不对称、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