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2处理对乳状液稳定性和破乳的影响规律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zho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油田CO2驱技术的普及,CO2驱采出液如何处理的问题随之产生。本文利用自主研发的超临界CO2-原油处理装置,在模拟地层条件下对长庆原油进行了处理处理,并利用气相色谱分析仪、DSC、流变仪、显微镜、电导率仪等仪器设备研究了CO2处理前后脱气长庆原油的物性及其油包水型乳状液的流变性和稳定性变化规律,并利用瓶试法研究了CO2处理对原油乳状液破乳效果的影响,筛选出破乳效果好的破乳剂,并进行破乳影响因素分析。对CO2处理前后脱气长庆原油的物性研究表明,由于CO2的抽提作用,导致原油体系轻组分含量减少,重组分含量增加,原油的密度升高;CO2处理降低了原油体系对蜡晶的溶解能力,使得原油的析蜡点升高、累积析蜡量增加;CO2处理使得原油析出蜡晶的尺寸更加细小,数量大幅增加,颗粒间作用增强,宏观表现为体系的凝点升高以及屈服值增大,粘度显著增大,恶化原油的低温流变性。对CO2处理前后长庆原油W/O型乳状液的流变性和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搅拌速率、含水率和乳化温度对乳状液的流变性和稳定性均有显著的影响。CO2处理后,乳状液体系的粘度和表观粘度增大,反常点升高,流动性能恶化。CO2处理后乳状液的电导率增大,增比电导率和初始分层速率系数减小,并且分层速率系数总体波动幅度变小,乳状液更加稳定;CO2处理使得乳状液分散相液滴直径变小,液滴的形状变得更加有规则,液滴的分布更加均匀,导致乳状液的稳定性大大增强,油水分离更加困难。对破乳剂进行室内筛选,得到AP125型破乳剂的破乳脱水性能最好。加入AP125型破乳剂后,CO2处理后乳状液的脱水率降低,破乳难度加大,但是在相同条件下,CO2处理后乳状液脱出水中含油率有所降低。对于CO2处理后的乳状液,随着脱水温度的升高,乳状液的脱水率逐渐升高,并且脱出水中含油率也有下降的趋势;加剂量越高,破乳剂的破乳效果越明显。CO2处理后乳状液中的水滴全部脱出所需要的时间增长。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2.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2)02-087-02     众所周知,人类为了谋求生存和发展,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一定的组织,并通过特定的管理者和制定一系列的规范和标准要求,对组织进行管理。管理是伴随着组织的形成而产生的,它是组织有效运行必不可少的保证。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
目的:编制中学生心理求助意愿问卷。方法:经过初测后再选取260名中学生测试该问卷,并进行信度和效度的检验。结果:全量表的克隆巴赫a一致性系数为0.873(n=235,p〈0.01);因素分析结
处于生理和心理迅速变化时期的青少年学生容易产生体像烦恼,本文先对青少年体像烦恼做了界定,而后在探讨其体像烦恼成因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对青少年学生开展体像教育的关键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