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序”的村寨与“富饶”的贫困研究--以湘西土家族W寨的个案为例

来源 :吉首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yhtstchhg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失序”与经济贫困关系是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是社会秩序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映射与极端表现形式。本研究是基于人类学视角下的村寨“失序”与“富饶”的贫困研究。论文以文化持有者为陈述主体,在描述系列社区“失序”事件的基础上,揭示“失序”事件背后文化成因,呈现社区“失序”与“富饶”贫困的特殊历史形成过程,探究社区“失序”与“富饶”贫困内在关联机制。
  本研究以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W村寨为田野点,以土家族为研究对象,围绕着社区系列“失序”描述而展开,呈现当代土家村寨文化冲突与调适,揭示土家族村寨特殊历史建构过程与生计变迁。通过村寨特殊历史过程与生计变迁的描述,反思强制性社会制度变迁及“二元”经济发展理念与实践,给文化生态共同体带来的冲击,及其对村寨社区造成的负面影响。
  研究从当下社区“失序”事件入手,揭示现代“二元”经济结构与全球化市场化背景下,社区内乡民生计变迁及其过程中产生的文化冲突与调适。研究通过用水风波、路桥阻工事件、油茶林砍伐与营建风波、山羊养殖业的兴衰、集体茶山的兴衰等共时态“失序”事件的描述,呈现社区内外各类利益主体长期动态博弈过程,揭示个体理性往往导致集体非理性的结果,并从文化人类学视角加以阐释。研究通过历时态社区历史建构过程,呈现社区“失序”与“富饶”贫困的动态形成过程,揭示社区“失序”与“富饶”贫困内在关联机制。
  在全球化市场化背景下,民族地区社区发展者参与到当下“二元”经济体系结构与发展实践中,应重视民族文化对经济发展与社区秩序的影响,重新审视经济制度与行为和社会网络之间的关系,慎重对待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经济人”假设与经济“脱嵌”于社会关系网络的经济学研究传统,重新回归到经济行为嵌入地方社会关系网络的真实实践中,重视文化生态共同体内部互动制衡关系,重构文化潜网的内在联结机制,增加社区内外关联性度与社区社会资本,促进社会资本、生态资本、文化资本向经济资本的转化,实现秩序化社区形成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摆脱村寨“失序”与“富饶”贫困的乱象。
其他文献
21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人类从信息时代步入数据时代,从信息经济开始步入数字经济。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发展数字经济,推动传统经济的数字化转型,推动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是顺应经济转型大势的必然选择。2018年9月26日由发改委牵头,19部委共同发布了《关于发展数字经济稳定并扩大就业的指导意见》,文件指明数字经济在未来中国经济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数字经济的本质是经济活动的
学位
优先权是指特种债权人依照法律的直接规定,就债务人的总财产或特定财产优先受偿的担保物权。优先权制度自在罗马发源以来,世界各国民法对其继受程度各不相同。优先权在国外的立法体例以法国和日本为代表。我国内地民事普通法中并未确立统一的优先权制度,仅在两部特别法中有零星的规定,不利于对我国特种债权的保护。  优先权制度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优先权的种类、优先权的顺位、优先权的效力限制、优先权与其他担保物权的竞合
学位
在中华文明历史血脉之传承中,各民族在多元共生的文化土壤环境及社会变迁中孕育了众多具有自主性、创造性的老龄应对实践,为我国老龄社会研究乃至为人口老龄化的世界性问题解决提供了路径思考。在青海河南蒙古族自治县赛尔龙乡的田野调查中作者发现,在牧区普遍存在如此的文化现象:牧区老人从牧业村落流动到小城镇聚居。基于这样的田野发现,本文核心问题是探讨老人流动行动背后的动因、社会文化框架以及老人在小城镇聚居情境中的
学位
二十世纪中期以后,藏传佛教在欧洲的传播呈现出繁荣态势,寺院及信众数量大幅增加,而噶玛噶举派是藏传佛教在欧洲传播中比较突出的一支。西方喇嘛奥莱创办的“金刚之道”(金刚乘学派),其修行中的身体技法与禅修法相关联,比较容易被传播地信众接受而广泛流传。噶玛噶举派在欧洲传播的经验告诉我们,藏传佛教乃至中国民众信仰的其他宗教不仅是我们自己的宗教,它们也可以在海外传播,发挥文化桥梁作用。我们需要搞清西方人信仰中
学位
在我国,财政贴息政策是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运用信贷资金价格补贴的形式,针对某一特定区域或特定对象常用的一种财政补贴政策。在实践中财政贴息政策的有效性并非一成不变,表现出很多弊端,如套利寻租、道德风险、资源配置效率低下、逆向选择、“投资依赖”、“金融财政化”等问题。财政贴息政策有效性不足不仅影响到国家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也会带来一系列的经济发展问题。国内外现有研究对财政贴息政策关注较少,虽然在分析财政
学位
几十年来,中国扶贫攻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2011年国务院公布中国仍有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说明现阶段中国仍然存在较大面积、“久扶难脱贫”的经济洼地。值得强调的是,在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竟有10个为少数民族地区,这就意味着当前中国的贫困问题中,少数民族的贫困现象在贫困范围、贫困规模、贫困程度、脱贫难度等多方面可能存在相对更为艰巨的困难和强大的阻力,这是无法回避的客观事实。与此同时,中
随着贫困问题和生态问题的凸显,作为世界经济强国的中国,近年来提出“生态扶贫”的扶贫方针与政策,受到世人的关注。“生态扶贫”概念的提出有其特定的历史和现实背景,同时也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若要正确理解“生态扶贫”的内涵,找到合适的“生态扶贫”路径,首先应该对此前的扶贫理论、指导思想、扶贫手段等进行全方位的梳理。此前中国的相关决策者、执行者和专家学者从扶贫理论的建构到扶贫路径、手段的选择与实施,都